教师,要学会低下头来
发布日期:2009-04-07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068次
朱年强 孔焱峰
《智慧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你说天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问的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低头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理想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好士兵;想当先生,就要先当好学生。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谁都可能犯错误。面对过失和错误,有的人讳莫如深,一味粉饰和辩解;有的人则强调客观因素,诿过于人;还有的人认为,过失和错误,人皆有之,不以为过。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被传为美谈。教师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只有知错就改,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论语》中有关于如何对待过错的论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也。”“不迁怒,不贰过。”至圣先师孔子对待过错的认识是,学生对教师的过错是看得最清楚的,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出现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改正;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失误时,自己不迁怒别人,对于同一性质的失误不犯第二次。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均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才能知过不讳,闻过不怒,改过不惮。
勇于承认错误是正视问题、超越自我的开始,只有勇于承认错误,才能坦然面对问题,客观分析原因,才能弃旧图新,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地。
教师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应该认真分析、思考,决不能因为怕失面子而逃避或置之不理。对于学科知识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本学科以外的知识要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其他知识,弯下腰来,虚心向学生学习也未尝不可,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我们周围,有的教师经常弯下腰、低下头,谦逊地向别人请教,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躬耕不辍、桃李芬芳,赢得了学生的景仰和社会的尊重,赢得了“师表”称号,成为教育事业的脊梁。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