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三农 服务社会

本报通讯员 刘洪仁
  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山东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高度重视,快速行动,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确立了“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这个实践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实践方式,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在全校上下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实施了在全校党员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和“三项主题实践”活动,即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讲大局、比贡献、树正气”活动,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知荣辱、明方向、树新风”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切实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学校全体党员干部遵照“突出实践、突出特色、突出管用”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在践行科学发展,服务三农发展方面,山东农业大学的两院院士余松烈、束怀瑞、于振文教授发挥表率作用,多次参加苗情调查活动,提供小麦管理咨询服务。学校还先后组建了科技下乡咨询服务队、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调研队、送肥下乡义务支农服务队等十几支党员义务服务三农小分队,在清明节前后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咨询服务。
  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他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学习理论文章,深入农村指导农业生产。针对去冬今春全国出现的罕见干旱和低温等灾害天气,他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反复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对策,及时解决了小麦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主持了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粮食丰产工程,并在德州、枣庄、淄博、菏泽、泰安等5市7县的11个乡镇进行试点。他安排助手董庆裕教授每隔十天到半月到实验点采集原始影像资料回来,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问题,提出管理措施,及时化解技术难题。在4月初和4月中旬,余松烈院士两次到德州的禹城、陵县、平原和泰安的大汶口、马庄等地,现场观察苗情,分析小麦生长规律,提出保障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受到当地百姓欢迎。余松烈院士不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还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告诫他们要多走进农村,向农民学习,总结农民经验,找到农业科学的研究方向,通过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发明推广,真正替农民分忧,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之际,又是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启动的关键时期。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学科的带头人束怀瑞教授为此投入了全部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他和他率领的团队严格按照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的承诺,研究建设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从促进全国、全省农民增收,从果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密切联系实际,切实为国家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在抓好国家苹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同时,束院士还要求同事以科学发展上水平为己任,促进果树学科的飞跃发展。束院士近期组织了全省苹果专家在泰安、烟台和青岛等地举办学习班3期,培训学员300余人。
  束院士作为全国知名的果树专家,时时挂牵着果树生产,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自去年11月份以来,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平均降水量仅9.3毫米,较正常年份减少70%左右,特别是鲁中、鲁西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致使部分果园出现旱情。束怀瑞院士率领果树专家赴泰安、东营、沂源、沂水和蒙阴等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果园受灾情况,并现场进行果园管理技术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教授也多次带队,深入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等小麦主产省开展苗情调查,与当地农业部门一道制定完善应对方案,因地制宜加强田间管理。董树亭副校长和王振林、贺明荣、李增嘉、田奇卓、董庆裕等专家先后到德州、聊城、龙口、泰安等小麦生产基地,指导当地农民抗旱保苗,采取适当措施,战胜自然灾害。泰山学者蒋高明等到微山县对南四湖湿地恢复与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指导合作,献计献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签订合作协议。清明节期间,留学归国人员孔令让等6名小麦栽培育种专家到泰安大汶口,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管理知识,提出高产的技术保障措施。
  副校长董树亭带领的科技支农服务队带上学校控施肥中试基地为茶农提供的200公斤茶树专用控释肥,来到位于泰安桃花峪景区的曹家庄五岳独尊茶叶生产基地开展了支农科技服务活动。
  由山东农大1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技下乡咨询服务队”,利用周末到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技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了赶集的农民和满庄一中的师生提出的食品安全与百姓健康、食品营养安全与青少年成长、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免费发放了千余份《食品安全与健康指南》宣传材料。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畜牧兽医方面的专家学者坚持“真情系三农,科教兴三农”原则,确立并实施“畜牧科技培训、畜牧科技示范、畜牧科技应用”三大工程,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深入泰安市水产研究所、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等1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进行技术服务,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产业项目。
  最近,学校又为济南军区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培训战士,主要培训农业技术,包括小麦品种的繁育和主要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修等,培训战士100余名。据悉,5月份山东农业大学还将专门组织大型义务支援革命老区活动“院士专家博士蒙山行”。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建国在视察山东农业大学的学习实践活动时指出:“山东农大的专家教师牢记服务社会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值得提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