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走班中个性飞扬
发布日期:2009-06-23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775次
本报记者 任甲斌 通讯员 贺金文
当前,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有效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去年以来,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在全省高中率先尝试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走班制。2008年12月10日,这一改革措施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全省首批素质教育宣传典型。今年5月12~13日,省教育厅在莱芜召开了全省普通高中二年级课程实施计划专题研讨会议,就如何解决当前高中二年级的课程开设、选课指导、走班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会上,莱芜十七中作典型发言,介绍了高中二年级课程计划研制经验。
目前,这一改革正在该校顺利推进。
不打无准备之仗
2008年8月5日,省教育厅下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逐步废止传统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要尊重和保障学生通过选择课程实现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权利,在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基础上实行走班教学。”
自全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中在升学方面的压力明显减小。但是,高考毕竟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有些人担心走班制教学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是“双班并举”少有人问津的重要原因。
“自从承担起改革试点任务,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个必须打赢的战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可关系近4000名学生的前途啊!这背后又有多少双家长期盼的眼睛盯着学校啊!压力确实很大!”该校校长王凤军说,“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一直往前走!”
走班制,顾名思义,是固定教室、教师,学生流动听课,每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课程套餐”。这样一来,行政班与教学班“双班并举”,文理兼修,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
校长助理王宪国介绍说:“2007年,我校在体育学科最先实行走班。根据学生志愿,学校将其分别编到不同班,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武术、田径等。然后将16个班划片分割,8个班同时上课。”
体育学科实行走班后,效果很好,也使学校对走班教学充满了信心。
王宪国告诉记者:“走班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突出核心,满足个性;二是注重引导,适当平衡;三是互为读本,有机补充。”
如何制定适合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选修课程,是实行走班制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
以语文学科实施选修课程为例,2008年秋季开学,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广泛征求学生以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16个选修模块中选出5个模块,学生实行5选1。而从2009年新学期开始,学校提供了全部16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实现16选1。下一步,学校还将逐步开设语文校本课程,纳入选修系列,进一步丰富语文选修课程。
而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学校制定了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导师在指导选课时,侧重于积极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使学生选课兼顾自身需求和特点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
如何上好选修课程呢?教师先根据自身学识及能力报名选择,然后学校以备课组为整体调整分配。对报名比较集中的选修课程,学校安排多名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授课,一段凤凰彩票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情况二次选择,在教师授课中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授课水平。授课过程中,学校组织教授不同课程的教师相互听课观摩,共同提高,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按照选课手续选定课程以后,必须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并最终通过测试,方可取得学分;所选模块考核不合格,可以重修,也可另选其他模块。
走班制尊重学生意愿
记者在校园里碰见了高二(3)班的学生王潇。
“这节上什么课?”记者问。“影视欣赏。”王潇说。这学期学校开了很多选修课,有古代诗歌欣赏、中外戏剧欣赏、先秦诸子名篇选读等,学生想学什么就选什么。她选修的是影视欣赏。“一开始,以为不过是看几场电影,可学了一段才发现,课堂上能了解很多电影知识和拍摄技巧,一些电影名作还能启迪思想呢。”
通过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记者发现,85%以上的学生认为,走班制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快乐。
“这学期我们语文课实行走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我的学习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同学们上课都很积极,我上课时再也不犯困了。我会好好上选修课,更希望选修课与走班制能够普及,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到快乐。”张同学说。
李同学说:“走班制尊重我们的意愿,我们能按自己的兴趣选课,这样我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所选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很好,我在学习《文章写作与修改》一课时,不仅感受到老师不一样的教学风格,而且还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写作文的时候自信多了。”王同学说。
事实上,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自有其优越性。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依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学活动。走班制教学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了一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老师上课时的牵制面也少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走班制更大的好处还在于让学生自由自主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感受成功的滋味,从而明白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家长的表述则更为直接。“以前女儿的成绩不很好,不愿意上课,现在学校让她自主选择喜爱的老师、学科上课,太棒了!”张先生说,“现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成绩也有了起色。看到孩子比以前爱学习了,我觉得走班制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确实不错。”刘先生则说:“我儿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以前在班上只和几个比较熟悉的同学往来,现在儿子回家就跟我讲学校的新鲜事。自实行走班制后,儿子变得开朗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用儿子的话说就是,走班制让他的交际更广了,也变得更自信了!”
走班制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
《史记选读》课,有210多名学生选修,高二任课教师高建说,实行走班制,对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次促进。如今的学生知识面广,掌握的信息量很大,要想把课上好,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作为指导教师,要全面负责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为学生建立选课档案,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学生考勤和平时作业检测以及最后的学分认定工作。与以往相比,课时没有增多,而工作量明显大了,可老师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工作虽然有压力,但走班制使教师满怀激情,干劲很足。
刘刚老师任教的是《文章写作与修改》,他认为,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延伸。走班制打破了常规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利。课上,学生们表现踊跃,积极发言,相互之间认识的人多了,熟悉的人多了,好的班风自然也就形成了。
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90%以上的同学都非常赞同走班制,认为这种形式很灵活,对它适应很快,并且很感兴趣。事实上,自实行走班制以来,学生中并没有出现曾经让学校领导和老师担心的如个人物品丢失、公物损坏、管理混乱等现象。走班制体现的是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整体实力,比如教室、场地、师资力量、图书室、教学设施的维护、教学管理等,这实际上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我认为,高考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虽然我也曾担心实行走班制会影响高考成绩,但当你看到课堂上学生们自信的眼神和表情时,就会明白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校长王凤军自豪地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