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教师成长

本报通讯员 肖玉泉 张桂玲
  “今年五一小长假,我没有外出旅游观光,而是静心坐下来把儒家经典《论语》加以重温,收获很多……”这是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黄家小学教师邹大庆在“我读国学经典”征文中所写。而此次征文是该区开展的第二届教师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
让传统文化成为教师必修课
  张店区第二届教师读书月活动包括“我读国学经典”征文、“传统文化讲座”、“我看传统文化”读书论坛等。继2008年暑期开展“与经典同行,过书香假日”第一届教师读书月活动之后,该区再度掀起了一场“国学热”。
  此次读书月活动得到了全区各校的积极响应,凯瑞、莲池、公园、兴学街等学校走在了前列。据凯瑞小学翟克兵校长介绍,他们学校利用读书月这一契机,要求教师对经典书籍做到“读、记、谈”三到位,即“反复阅读——深入阅读——随时摘抄——记录感想——脱稿论坛——共享感受”。每周例会由一名教师作5分钟的读书汇报,现在已成惯例,读经典也成了教师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高品位的阅读,让和谐之美的种子深植在了师生生命之中。一名教师在谈到读书月活动时深有感触地说:“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对传统经典从敬而远之走向亲近和挚爱,一个多月来,品读经典逐渐成了我的必修课程。夜深时刻,揽书入怀,梦有余香……走近经典,与圣贤对话,让我的思维、视野都更澄澈,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平和了很多……”
  张店区教育局局长张秀德认为,传统文化是一座思想和文化的富矿,阅读国学经典,犹如“精神吸氧”,对教师提升人文素养、开启人生智慧、丰富教育思想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理应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读书空间”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
  在此次读书月活动中,“读书空间”成为教师们畅谈读书所思所获、交流阅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的便捷平台。
  据了解,“读书空间”网站正式开通于2008年2月,由教育局张秀德局长任名誉版主,邹云慧副局长任版主,另外选拔了10名来自全区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分管该网站的不同栏目。自正式向全区教师开放以来,截至今年5月31日,已有2326位教师注册,总浏览量达到了47125人次。
  邹云慧副局长告诉记者,开通“读书空间”是为整体推进全区教师读书工程而开辟的新途径,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推荐经典书籍,提高教师阅读品位,达到“资源共享,增进交流,砥砺智慧,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教师成长引航。为激励教师读书,教育局每学期都会在“读书空间”评选部分优秀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读书空间”共开设了“校园书香”、“好书推荐”、“自由悦读”、“读书沙龙”、“共读共享”等栏目。其中,“读书沙龙”成为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依托此阵地,已成功举办了“让行知精神永放光芒”、“与经典同行,过书香假日”两次大型读书征文活动。
  “每次利用‘读书空间’组织征文,我们都在有意识地引领高品位的阅读,帮助教师锤炼教育智慧。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努力所获得的成效已在教师的阅读中体现出来。”邹云慧副局长说。王玉玲老师的读书随笔就是一个例子。她认为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对教学极富启发意义。传统教学中由于整节课教师的满堂灌,过多的言,过多的管,过多的不信任,才造成了学生的“穷”和“死”。而现在区里所进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一帮一互助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小组合作能学会的不讲,这“三不讲”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师的赘言,力求用语规范、精练、有效,正契合了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哲学观。
  “读书空间开通虽然才一年多,但因为太喜欢这里浓浓的书香味儿,所以工作之余来这里读读写写评评议议,已逐渐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科苑小学教师田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