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台的“家长教师”

本报通讯员 徐良 记者 胡乐彪
  2009年6月18日,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随着一阵“叮咚、叮咚”的上课音乐铃声,一位中年男子一手拎着菜板,一手提着竹篮,走进了四年级一班的教室。篮子里放满了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还有一把铮亮的菜刀。也许有人会问,这是谁?是不是走错门了?实际上,他是该班学生王雨涵的爸爸,其职业是厨师,今天是专门来给学生们上社会实践课《怎样做水果沙拉》的。
  自去年以来,已有180多名从事卫生、公安、消防、交警、新闻、环保、旅游、供水、银行、饮食、科技等工作的家长,先后走进立新小学。他们利用自身专长,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开放式的办学方式,被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社会大课堂”。
家长唱主角,学校来指导
  2008年初,山东省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出要培育全面合格的学生。尽管此前,立新小学也一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拓宽素质教育渠道,校长李敬一直没有停止思考。
  一天,看着来来往往接送孩子的家长,李敬眼前突然一亮:多数学生家长工作具有专业性,何不发挥这一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呢?
  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校委会的一致赞同。于是,他们根据家长的职业特点,分期分批邀请他们到校为学生上综合实践课,内容涉及各个领域。
  由于从没上过讲台,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一些缺乏授课经验的家长难免紧张,达不到预期目标。发现这一情况后,学校马上安排班主任对授课家长进行辅导,如在选题和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讲课要用课堂语言,学会与学生互动等等。为让授课达到最佳效果,该校班主任常常和家长研讨教案,对教案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帮助家长修改、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家长为了讲好课,不仅认真准备,就专业问题跟同事探讨,有的还专门提前到别的家长课上听课取经。很快,家长的综合实践课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社会大课堂”教学生们学会了感恩、分享、坚强……
贴近生活,开阔视野
  即使再大的一所学校,它的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家长教师”的到来,则能很好地填补这一缺失。“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内容几乎涵盖了三百六十行。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从知识普及到做人道理,无不涉猎。”李敬说,综合实践课有多样性、专业性、指导性的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家长们的讲授丰富多样,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了各类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素质。比如,产科护士刘建华通过介绍婴儿出生时母亲所承受的巨大痛苦,让学生学会了感恩;特教工作者刘孝珠的一节手语课,唤起了学生对聋哑人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品质;税务工作者韩华讲解的税务知识,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税收的作用和征收程序,以及自觉纳税是公民应尽义务的道理;来自银行系统的朱爱华、宋毅,则教会了学生们如何鉴别人民币的真伪以及如何当家理财……
  5月28日,学生王语同的爸爸王明光为学生讲授《怎样刷牙和保护牙齿》时,带来一个巨大的口腔牙齿模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而朱子琦的妈妈马秀丽,更是将《手机的发展》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砖头块似的“大哥大”到小小的数码手机,再到现在刚刚兴起的3G手机,全都搬来了。
  “听孙祯的妈妈给我们讲完安全教育课后,我知道了在遇到煤气中毒、触电、骨折等情况时,应如何进行自救。”六年级三班学生吴奕晨深有感触地说。新奇独特的家长综合实践课,贴近生活,满足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们从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感恩、分享、坚强、宽容、奉献……
更多的收获
  其实,立新小学新奇独特的“社会大课堂”,不仅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就连家长、教师也有了很多收获。
  学生小王的爸爸是个嗜酒的司机,为此亲朋好友多次劝他戒酒,都收效甚微。一天,小王听完交警叔叔介绍喝酒的危害后,回到家里,马上将学到的“酒席宴上举大杯,朋友叫板不能退;酒不醉人车自醉,孰知生命比酒贵”读给爸爸听,并指出喝酒开车的危险性。没想到,这个一向不听人劝的家长立刻表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今后,我一定不再喝酒,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经过一段凤凰彩票的观察,他果不食言,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家长社会实践课也使得家校沟通变得顺畅。六年级五班学生王福霖的家长,在教后记《我愿与孩子共成长》中这样说:“综合实践课活动是连接课本和实践的载体,缩小了学生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视教育的方法技巧,也更加注重教育中道德品行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融入学校生活,我们逐渐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了解了教师工作的繁杂。今后,我们要多配合教师,支持学校搞好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几乎每个家长上完课后都会发出如此感慨。
  教师董菲菲则认为,综合实践课为家长、教师自我提升和相互学习提供了好机会、好平台,对于融洽关系,增进友谊,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家长所讲的内容不会受到约束,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和教学方法。”五年级八班班主任孙琳表示。教师张奎也表示,家长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风格各异的讲课方式,不仅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广阔的视角,而且也给教师的教学储备了丰富的案例和资源。
  “家长进课堂上综合实践课,从个体上看是家长的个体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从所讲授的内容上看,从受教育的对象上看,则是社会行为。”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李敬对记者说,他们将以培养学生的12种良好习惯和20项基本技能为目标,牢固树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探索实施德育课程化为落实途径,以综合实践课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延伸,在“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努力探索一条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让所有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