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滨海实小与社区共建和谐德育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 王丛海 刘爱香)社区资源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潍坊市滨海实验小学开放教育资源,依托社区资源,同社区共同组建了由学校、居委会、周边单位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学校社区共建领导小组”,签订《学校社区共建协议》,制定《学校社区共建制度》、《社区居民教育行为规范》等,提高学生素质和全体居民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努力创出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开放、整合、共享的特色。
  学校和社区实行自愿签约结对,建立双向服务关系,明确双向服务制度。同时,在学校内部也建立起校长室、学生部、班主任三级互动管理网,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各种形式互动活动。
  学校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在学校值班人员组织下,开放硬件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操场、图书室、电脑房、体育器械等,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健身、娱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此来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融洽社区居民与师生的关系。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教育辅导员,为社区居民举办公益性讲座,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咨询和帮助;选派特长教师担任“夕阳红”社区教育辅导员,定期对艺术团成员进行培训辅导,广泛向社区居民宣传健康和保健知识,并联合社区进行书画展、体育友谊赛、文艺演出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
  学校充分发挥“亲子共成长”家长学校的作用,规范“亲子共成长”家长学校的管理,开放智力资源,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同时,班主任工作适度地向社区延伸,教会学生合理安排课余凤凰彩票。
  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及家长与学生共同走进课堂,旁听教师授课,观察学生情况,填写教师、学生情况评估表。学校根据反馈意见召开社区居民及家长与校领导、社区居民及家长与教师、社区居民及家长与学生的座谈会,为如何培养学生找准方向。家长深入课堂,使他们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行为情况,从而确定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目标,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同时,社区居民及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让教师更了解家长的心理要求,促使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和了解,形成合力。
  学校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住址,组建社区假日小分队,以小区居委会为点,建立社区活动阵地。在各分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各分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宣传“如何预防流感”、到敬老院慰问等公益性活动,以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陶冶队员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