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学校管理“防火墙”

本报通讯员 蔡盛 沈万柱
  “以前,学校里制定某项制度,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开始实行了,弄得大家怨气很大。现在,学校所有制度的制定都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有的甚至要反复修改四五次。这样的制度顺乎民意,实行起来,谁还会有意见?”临朐县龙泉中学教师马居上对记者说。
  这巨大的变化得益于《临朐县中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规范》的推行。该办法对公开时限、公开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如校务发生10个凤凰彩票内必须予以公开、应提交教代会审议的校务必须提交教代会通过等等。临朐县教育局确定了“理顺机制、各负其责”的指导方针,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工会主任为副组长,纪检、督导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各学校也相继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民主议事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把校务公开工作细化到每位干部、每位工作人员。
  2008年,临朐一中制定了新的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前学校将制度方案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公布,在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调整,修改内容涉及3大类10余项,使相关规定更趋合理,程序步骤更加科学,有效规避了制度实施风险。
  内容是校务公开工作的核心,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客观,直接影响到家长、社会和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保证校务公开内容到位,临朐县教育局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对校务公开内容作了明确界定,在坚持校外“四公开”和校内“八公开”的同时,抓好两个重点。一是抓好重要科室,把具有人权和财权的部门作为校务公开的重点对象来抓;抓好关键环节,把项目审批、招投标、收费、招生等重要事项,及时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抓好敏感问题,及时公开学校中层干部竞岗、教师职称评聘、优秀教师推荐、职工年度考核等工作。二是突出公开过程和档案管理。学校在校务公开时,内容必须全面、公开、及时、规范。
  实验中学教师韩景忠在2008年职称评聘中落聘,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发牢骚,而是很平静地说:“学校把职称聘任的条件、程序、办法、原则、结果,透明地摆出来,我知道落聘的原因,明白与别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公开形式真灵活,双向互动好处多。”这句话是实验二小教师李亮说的。实验二小除建有高标准的不锈钢校内外公开栏外,去年又利用网络优势,在全县率先开办了“网上点题公开”。“网上点题公开”弥补了文本公开周期短、更新快的缺陷。同时,通过设立“在线问答”和“问吧”栏目,将公开的主动权交给教职工,实现了解疑答惑、双向互动。该校教师张建文说:“‘网上点题公开’太好了!上个月我在‘问吧’里向学校总务处提出车棚年久失修,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第二天便得到了答复,10天以后,一个宽敞明亮的玻璃钢瓦车棚就启用了。”
  临朐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加强校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各单位公开栏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校内公开栏不小于8~10米,校外公开栏不小于2~4米。目前,县属学校及镇街在校生500人以上的学校都建起了高标准的不锈钢公开栏,条件较好的高中学校逐步设立了校务公开电子屏,就是规模很小的农村小学也建起了标准划一的铝合金公开栏。
  根据“结合实际,逐步铺开”的原则,县教育局在实验二小专题培训“网上点题公开”,要求有校园网的学校全面落实“网上点题公开”,充分发挥其与广大教职工的沟通交流和双向互动作用,切实做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临朐县中小学教代会工作规程》对教代会的筹备,代表的产生,会议的召开,决定、决议的形成,职权的行使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近年来,临朐县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教代会为教职工办实事1000余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次,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有制度、有规范不代表校务公开工作就做到家了,抓好过程管理才是校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临朐县教育局确立了“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走的管理工作思路,校务公开监督工作实现了无缝覆盖。
  抓事前,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把校务公开工作纳入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将评估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作为校长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抓事中,畅通渠道,多方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开通举报邮箱,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教师委员会的作用,多层面、全方位建立校务公开监督网络。抓事后,查找问题,抓好落实。结合教育收费检查和行风建设组织行风监督员对校务公开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将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提出整改意见,搞好跟踪督查,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临朐县推行校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零投诉、零失误、零上访”,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职工的好评。对此,临朐县教育局局长杜全平说:“只有始终把校务置于阳光下,充分发挥阳光的杀菌消毒作用,不断提高学校民主化管理水平,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