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本报记者 崔方锋 王蕾 宋淑青
  坐在我们面前的魏立告老师,英俊挺拔,笑容可掬,举止儒雅。稍显清瘦的脸上,写满了乐观、自信和希望。如果不是看到他的腰间还挂着一个尿袋,我们简直无法相信,他竟是一位身患重症、与死神搏斗了20年却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
出院10天他就回到了学生身边
  能当一名教师是魏立告从小就有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为了改变村里孩子如同他们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1982年,高中毕业后第二年,20岁的魏立告在本村当上了民办教师。上班的第一天,村支书语重心长地说:“娃呀,做教师不像农民种地,庄稼不收可以年年种,耽误了孩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呀!”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为了不负乡亲们的嘱托,魏立告孜孜不倦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实践。几年后,他就成长为县里的教学骨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正当魏立告准备大显身手之时,不幸却悄悄地降临到他的身上。1990年春节过后,他发现自己小便经常带血。经省立医院的医生检查,确诊为膀胱肿瘤,必须手术。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一下子蒙了,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才28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年龄,他的事业、生活,一切才刚刚开始啊!夜深了,躺在床上,他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乡村小学条件艰苦,任课教师极度缺乏,要是自己再走了,学生们可怎么办啊?学生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不断地在他的脑海浮现,身为教师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无法释怀。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少耽误学生的功课,他坚持回本地医院做了膀胱部分切除手术。住院期间,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多次到医院探望,而最令他感动地是一群一群的学生提着蛋糕、水果来到他的病床前。望着天真可爱的学生们,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站起来!我一定要站起来!
  出院第十天,他便再也躺不住了,不顾身体的虚弱和家人的劝阻又回到了学校,重新站在了讲台上。看到学生们高兴的样子,摸着学生们稚嫩的小手,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祸不单行。就在魏立告刚刚回到学校不几天,他的妻子因为劳累过度,突发阑尾炎。妻子住院期间,他拖着病体在为学生们补因自己住院落下的课程,把妻子交给岳母和自己的母亲照顾,只是到晚上才去尽一点丈夫的责任。
  天道酬勤。经过魏立告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这个1500多口人的村子多年来没有一名学生辍学,先后有30多人升入大学,13人考上了研究生。
挂着尿袋他又站上了讲台
  作为一名民办教师,能够转正是魏立告梦寐以求的事。因为种种原因,他错过了多次进修学习、提升工资和转正的机会,但他无怨无悔,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2001年12月,魏立告赶上了我省民师转正的“末班车”,这更加激发了他教书育人的满腔热情。
  然而,命运之神却再一次把他推到了悬崖峭壁的边缘。2003年9月,魏立告旧病复发。医生说膀胱必须全部切除,外挂一个尿袋,这样生命可延长8至10年。
  尽管魏立告早有思想准备,可这样的结果仍然像当头一棒:难道自己的人生真的快到尽头了吗?难道自己真的要告别深深眷恋的三尺讲台吗?
 思前想后,他对医生说:“只要让我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生活再不方便,再困难,我都能克服。给我做手术吧。”他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跟命运抗争到底!就这样,这位一心想着事业、一心想着学生、一心想着尽快重返讲台的好老师做了第二次手术,从此他的腰间再也没有离开过那个事关生命的尿袋。
  第二次手术后,魏立告把重返讲台作为自己的生命支柱。他知道,属于自己的凤凰彩票已经非常有限了,用有限的生命和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才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出院仅仅一周凤凰彩票,他就坚持让妻子用三轮车把他送到了学校。当重新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孩子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可爱的老师最崇高的敬意!
  魏立告对不属于自身器官的尿袋极不适应,勒紧了腰疼,松了又会漏尿。尿袋没有知觉,尿液多了就会向下坠,勒得伤口生疼。有时尿袋与皮肤擦出水泡,水泡破了被尿液一浸疼痛难忍。为了能上完一节课,他尽量少喝水。备课批改作业凤凰彩票一长,腰部就疼痛难忍。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劝他注意休息,有的老师主动帮他批改作业,都被他一一谢绝了。有一次上课时,由于长凤凰彩票站立,他腰部疼痛难忍,冷汗浸湿了衣衫,但他硬是用手顶着腰继续坚持着。这时班里平时最调皮的王松把自己的座位搬上讲台,声音哽咽地说:“老师,您坐着讲吧!”看着平时最调皮的学生知道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他欣慰地笑了。学生们却都哭了。
  就这样,魏立告带病坚持工作,没有耽误一节课,所任教班级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魏立告说:“我的凤凰彩票不多了,能多教一天课,就等于延长了我一天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丰富的。”
把孩子交给魏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没有老师当初的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在邹平县广电局上班的王凤栓一提起魏老师就赞不绝口。上小学的时候,王凤栓是一个不敢面对困难的学生,每当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辍学的念头,是魏老师亲切的话语和与病痛抗争的经历使他重塑信心,拾起勇气。
  “把孩子交给魏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这是学生家长和同事共同的心声。魏桥实验学校张含尚老师告诉我们:“我的孩子就在魏老师班里,我曾多次被魏老师邀请到班里听课。魏老师教学扎实,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采用多种办法教学,让学生在竞争中前进。作为同事和学生家长,我由衷地敬佩他。”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魏老师的心愿。但他深知自己在年龄、学历、身体方面都没有优势,只有笨鸟先飞才能不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所淘汰。他利用一切凤凰彩票为自己“加油”、“充电”。魏立告拖着病痛的身体,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在教育教学方面,他不断探索,始终把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自己教书育人、实现梦想的宗旨。四年级学生徐梦圆说:“魏老师的语文课讲得很生动,他总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开拓我们的视野,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魏老师总是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培养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虽然他身有重病,行动不很方便,但仍坚持和我们一起表演课本情景剧,每次他都能深深地融入情境之中,这让我们非常感动。”“魏老师和我们课上是师生,课下就是朋友!”谈起魏老师,学生徐梦圆的脸上充满了崇敬之情。
  2004年,魏立告所在的甜水村小学合并到了魏桥实验学校。他自己从来不提,也不让别人提自己有病的事。他的家离学校有十多里的路程,但他总是最早赶到学校打扫卫生、提水。同事们遇到困难,魏老师也总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嘘寒问暖,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年轻教师苏小虎说:“有魏老师这样的老教师在身边,我们感觉心里踏实。”语文备课组长弥莉萍说,魏立告老师不仅课备得细致,而且学生作文,包括学生的日记、阅读笔记等全都批阅,而且批得很细,连我们这些身体正常的老师都自愧不如。
  刚来魏桥实验学校时,学校领导并不知道他的病情,就与其他教师一样给他安排课时。后来,校长孟庆春了解了实情,主动提出给他安排轻松一点的后勤管理工作,他坚决不从。校长又提出给他少安排些课时,他还是谢绝了。魏桥镇教委副主任王祖山告诉记者:“魏老师身患重病,疼痛每天都在折磨着他,像他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在家卧床休养,但他从不向病魔低头,始终以健康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坚持在教学一线,除去手术之外,从没有因为病痛请过一次假,耽误过一节课。虽然魏老师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遭受病痛折磨的他默默无闻地坚持了这么多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学校教务主任高海滨动情地说:“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不代表生命的价值,生活过程的精彩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魏老师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进步。”
  “人因梦想而生存,为梦想而奋斗。”魏立告说,“只要我活一天,我就站在讲台上一天。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我要一直教到不能上课为止。为了我的梦想,我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