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花朵真鲜艳
发布日期:2009-12-15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743次
本报记者 尹品华 吴广峰
当记者踏入武城的校园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育人“画卷”。校园内,文化墙壁、文化长廊、文化大道无不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每面墙壁,每棵小树,每条道路,每级台阶,每块图板,无不是一首绮丽无比的小诗,无不是一曲旋律动人的乐曲,无不是一篇耐心寻味的华章,无不是一顿美味可口的校园文化“大餐”。多层次、多方位、多体系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武城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德州素质教育树立了典范。
墙壁上的古诗接龙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这是武城县郝王庄镇明德小学——一所偏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诵读楼道墙壁上的古诗接龙——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和诗人骆宾王的《望乡夕泛》两首古诗。
明德小学发动师生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了200余首古诗,头一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正好是下一首诗的第一个字或音同的字。按这样的顺序,他们把200余首图文并茂的古诗接龙张贴在楼道墙壁上,把墙壁装扮成文化长廊,让墙壁会“说话”,长廊巧“育人”。图文并茂的古诗接龙,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利于学生观看、诵读。课余凤凰彩票,教师带领学生做古诗接龙游戏。游戏开始在班内小组之间进行,哪个小组背得长、背得熟,哪个小组就获胜。随后,各班的代表进行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古诗接龙游戏成为该校经典诵读比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学校推行经典美文诵读寻找到了一个好的突破口。它不但培养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真正达到“游戏处处都育人,校园处处有文化”的目的。
闪耀的班徽
“太阳代表学生,双手代表老师的精心呵护,寓意三(1)班学生正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在老师的精心呵护、关怀下,驾着理想的帆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永不放弃。”这是武城镇中心小学三(1)班的班徽解读。班徽时刻提醒着班级成员:“我是集体的一员,班徽上闪烁着我的智慧和汗水,我将用智慧和汗水使班徽更加闪亮!”
简洁、大方、美观、富有象征意义的班徽,每个班都有,各具特色。设计制作班徽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才智,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低年级学生设计的班徽充满了童真、童趣,高年级学生设计的班徽则被赋予了深邃、厚重的寓意,象征太阳的圆形、象征绚丽多彩的七彩虹、象征和平的白鸽等,都被学生赋予了深厚的内涵。
小小的班徽,凝聚着师生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诠释,折射出武城县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侧影。
6.8万张手抄报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报纸,我来做;我的心声……”翻开一本本手抄报,一句句富有个性、富有诗意的美言佳句在我们的指尖流淌。
走进偌大的武城镇中心小学阅览室,一座书山“矗立”在我们面前。它是由6.8万张手抄报堆成的“山”,是学生8年辛勤汗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激荡的浪花,是学生留给母校的一笔丰厚财富。这一张张手抄报,都出自学生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京剧脸谱的,有六十周年国庆的,有历史名人的,有十一届全运会的……真可谓一座知识的“宝藏”。
该校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常规德育的内容,统一确定主题,每学期每个学生最少办两期手抄报。为了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每学期学校还举办手抄报大赛,在评比中既重数量又重质量,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形式又重内容。学生从创意、设计、选材到书写绘画,要翻阅大量的书籍,访师问友。这既是一个知识学习过程,又是一个知识积累过程。
镶嵌在路上的格言
“各位领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现在行走的这条路就是求真之路。返璞归真、抱诚守真、真才实学、教人向真,觅教育之真,育时代真人……”解说员正在为视察武城教育的人大代表详细讲解文化大道的涵义。
《庄子》有云:“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一个“真”字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武城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涛主持设计了“崇德之路、启智之路、尚善之路、求真之路、重和之路、塑美之路、秉诚之路、守信之路”等八条文化大道,以文化大道为载体,全面加强学生德育,真正让每条道路都“唱歌”,每条道路都育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崇德、启智、尚善、求真、重和、塑美、秉诚、守信”等鲜艳的大字,时时映入眼帘,牢牢镶入头脑,深深记入心田。通过镶嵌在路上的格言熏陶,校园里的不文明言语消失了,不文明事件匿迹了,拾金不昧的学生多了,助人为乐的好事多了。
平房校园里的竹林
走进鲁权屯镇第二实验小学这所平房校园,吸引记者眼球的是一片竹林。林内竹子一根根挺拔修长,亭亭玉立;一簇簇四季青翠,凌霜傲雪。课外活动时,不论是教师们探讨问题,还是师生们间交流心得,这片竹林总会成为首选的场所。这片竹林既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师生情操。师生们从竹子的身上学到了坚忍不拔的品格,体会到了虚心做人的风格。
竹林中的标示牌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与美景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磨炼了学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
以竹为媒,借竹育人,该校先后开展了竹子四季常青的永不言败精神、竹子敢于萌发的勇敢开拓精神、竹子节节向上的踏实进取精神、竹子坚韧挺拔的正直顽强精神、竹子高直心空的谦虚大度精神、竹子根根相连的团结协作精神等“六大精神教育”,研发了竹文化校本课程。
栉风沐雨树参天。德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王学东对记者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形式,能提升管理品位,陶冶学生情操,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有很多好处。我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经济条件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条件,关键是局长、校长高度重视,教师、学生积极参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耕耘奠定了学生成长的坚实基础,也收获了喜人的成果,全县教育质量连年上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武城县教育局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德州市教育质量优胜单位”、“德州市办人民满意教育先进县”、“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