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

本报记者 崔方锋 王蕾 通讯员 光军
  “你拍一,我拍一,荣辱教育数第一;你拍二,我拍二,爱国爱校爱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素质教育记心间……”博兴县实验小学大课间活动中,2600余名学生正在进行拍手歌游戏。欢快轻松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科学发展观教育。博兴县中小学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活动。
  博兴县110所幼儿园采用画漫画、唱儿歌等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卫生习惯、爱国主义及荣辱观教育,让孩子在给父母擦皮鞋、洗脚中感受孝廉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渗透初步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王瑞纯是该县实验小学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孩子。她说:“我最喜欢和老师一起唱儿歌了,从这里面我知道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爱自己的祖国,孝敬自己的长辈。”
  该县中小学在坚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来抓,把班会课与科学发展观教育相结合,每周开设科学发展观课。各学校以学生人手一本的《科学发展观》教材为主,教师自主研发为辅,开发了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科学发展观课程,注重采用各种形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说明,展示科学发展观给家乡、家庭、学校及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切身感受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切实做到科学发展观从娃娃抓起。
  在科学发展观课程师资配备上,博兴县选派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力求达到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效果。
  “科学发展观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我要认真研读这门课程的思想精髓,用心把它诠释给我的学生。”陈户镇优秀教师张刚谈到科学发展观课程时说。
  博兴县第一小学在科学发展观师资建设上努力做到拥有“源头活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定期邀请县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到校为教师作报告,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网络辅导,开展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评选、演讲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博兴县中小学在开设科学发展观课程的同时,做好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文章,使科学发展观教育融入课堂。博兴县实验中学要求在地理、政治、历史、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地理学科突出“生态、特色、资源、环保”,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使科学发展观更鲜活生动,更有意义;思想品德学科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什么、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什么等问题渗透到教学中;生物学科从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开展教学。第一小学坚持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童心画室”里有学生描绘的祖国壮丽山河;“点墨草堂”里有学生挥毫泼墨的《八荣八耻》;“小梨园,大舞台”京剧中心不时传出京调京腔;操场上学生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小车上,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
  学生“参政议政”是博兴县开展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活动以来的又一个创新举措。各学校创建“学生校长助理团”,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由学生申报、班级考核、学校审议产生,负责及时向校长反映学校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和决策参考,有效监督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积极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的相关工作。
  “我也成为‘学生校长助理团’的成员了,学校发展建议有我的一份。”五年级学生王田在陈户镇中心小学“学生校长助理团”成立后激动地说,“我一定行使好助理的职责,真正成为校长的好助手。”
  在博兴县,校长们普遍反映,“学生校长助理团”实现了校长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直接化”、“经常化”、“制度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博兴县科学发展观“三进”系列活动的开展,将科学发展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让科学发展观思想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