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融入全省国民教育

  本报讯(记者 陈为友 管恩武)“教材在编写上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样的教材学生一定喜爱。”肥城市汶阳中学的一位教师看到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观读本》,高兴地说。
  “山东省率先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已经完成了教材编写任务,并制定了教学计划,目前已发放教材260余万册。”日前,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山东省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作出评价。他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009年11月19日至24日,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第二巡回指导组在山东指导检查后,评价山东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对全国有借鉴意义”。
省委领导高度重视 “三进”工作全面覆盖
  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得到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对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副书记刘伟多次过问,并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指导。
  为保证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顺利实施,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全省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2009年3月,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科学发展观首先进入高校课堂;6月,又完成了中小学《科学发展观》教材的编写和发行;目前,省教育厅已下发文件,将《科学发展观》教材使用范围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这样,教材就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达到了“三进”工作在大学、中学、小学的全覆盖。
教材编写特色鲜明 学生用书政府买单
  科学发展观进教材是进课堂、进头脑的前提条件。为了达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根据省委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得力编写队伍,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编写教材《科学发展观》。编写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遵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逻辑,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深刻全面地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并突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教育内容点,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引导和启发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图文并茂,案例丰富,生动、灵活地呈现了教育内容,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材按照政府采购的形式免费发放给学生。截至目前,已向全省144所高校的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发放160多万册,向中小学生发放260余万册。
强力推动“进课堂” 师资培训做保障
  “……由此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多大实际价值。”“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有可为……”日前,在济南市第三职业中专的一节科学发展观德育课上,学生们就“市场经济背景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无价值”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上课的老师介绍说,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从学生发展规律出发,创造出多种学习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如课前五分钟紧扣主题的时政演讲、结合生活实例开展的课堂辩论、论文答辩活动等。
  这是省教育厅强力推进“三进”工作取得的成效。
  对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教学管理、师资培训、课时安排、教材使用、管理考核等项目,省教育厅都有文件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学校开出课程、开足课时。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省教育厅要求将科学发展观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来开设。本学年,全省小学毕业年级、初中毕业前一年的年级、中职学校一年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开始开设科学发展观课程,课时数分别为10、15、15、15。
  科学发展观授课效果如何,教师是关键。为此,从2009年3月中旬开始,省教育厅连续举办了4期全省高校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教师培训班,每期10天,共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500名;8月上旬举办了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培训班,培训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160多名;11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小学500名、初中400名、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各300名。这些教师回到单位除了给学生上课,还要担任本地教师的培训工作。
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不断强化教育效果
  2009年3月29日上午,山东大学科学发展观学生宣讲团成立大会暨首场报告会举行。学校领导为宣讲团授旗并为11名宣讲团成员颁发了聘书。授旗仪式结束后,宣讲团3名成员分别以《以人为本·理性爱国·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我对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人为本”》为题作了宣讲,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作了精彩点评。山东大学组建学生宣讲团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优势、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有力举措。
  省教育厅坚持把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专门下发文件,成立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团,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主要领导带头宣讲。各高校也成立了由学校党政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宣讲团,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师生宣讲科学发展观。目前,全省高校共成立427个科学发展观宣讲团,作报告2339场次,听众达302800人次。
  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中,各地各校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把科学发展观教育与各种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精彩一课、精彩教案、征文等活动,不断强化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效果。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工作落实
  为使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省教育厅建立了系统完善的长效机制,确保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学校“三进”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管理考核机制,把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情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考试目标体系中,每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考试中,体现一定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要求。三是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交流平台。四是建立教师队伍培训机制,依托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课程轮训和骨干研修,定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考察研修活动;建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师资队伍。五是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规划,纳入学校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领导年度工作考核指标。
  山东省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扎实开展,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宣部、教育部定于近期在山东召开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目前,省教育厅正积极筹备,争取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迎接现场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