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
发布日期:2010-03-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186次
记者 程斌 通讯员 周宇航
“班主任丛文静老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笑。她的笑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她的笑让我们更有激情去接近和实现梦想,让我们明白了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快乐,如何用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威海市实验中学班主任教师丛文静教过的孙沁禾同学写的一段文字。她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丛文静老师的教育真谛——让学生快乐成长。
让学生享受自我管理的快乐
“班级、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见到她……”从踏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魏书生先生的这段话就已经深深植根在丛文静的心底。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与学生们一起打造着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丛文静发现,每一名学生不论成绩优劣,内心都有成为强者的渴望,都想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她说:“放手给孩子一次飞翔的机会,他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片别样的蓝天。”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做得比想象中的更好。过多的不放心会使学生适应性差,做事情被动,缺乏主见和勇气。她告诉学生:要成功,就看你愿不愿忍受跋涉的艰辛,能不能在压力和竞争中享受奋力向前的快乐。
于是,丛文静产生了一个想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从中收获自我发展的快乐。她通过竞选,组建了两套班委。这样既便于监督和竞争,同时又扩大了班级干部的选拔范围,使更多的学生肩负起管理班级的责任。两套班委进行每月轮换,下一个月的班委要总结上个月班委的工作经验、教训,力争将班级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丛文静总是告诉参加竞选的同学:“检验一个人的能力高低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当你把某项工作交给一个人的时候,看其能否发挥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现在攻读研究生的刘海宁是丛文静老师所教的98级的班长。他在丛老师的博客上这样留言:“不经意间总会陷入回忆,总会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怀念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现在,每当我感觉压力大、想放弃时,就总会想起老师那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丛文静老师执教的班级是快乐的,因为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体会到奋斗后成功的快乐。
丛文静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和座位分布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她以班级考核、课堂表现为衡量准绳,每周对竞争组进行评价。得分高的为优胜组,将得到各种形式的奖励。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听课更认真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打扫卫生更干净、彻底了,班级中的好人好事也更多了。于是,整个班级形成了双层管理体制:小组内的监督管理以及整个班级的总体管理。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充当合适的角色,没有人被忽略;每个人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整个班级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每一天的“晚点”都是学生期待的。一天中班级的整体表现、每一个小组的情况、个别学生的进步、出现的问题等等,都会在这时得到全班同学的点评。每一天的班级工作都是学生顺利、圆满完成的。这种评价更直接,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在评价的同时,也会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丛文静作为配角,不时协助、提醒、指导他们,帮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如同心理学家盖茨所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学生在小组评价中会更清楚地看到成功与进步,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就等于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和勇气。’这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丛文静给学生更多的是支持和工作热情的激发。她任教的班级没有老师事无巨细的辛劳,更多的是孩子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
丛文静的学生都说:“丛老师最美的是微笑。她微笑着倾听我们的发言,微笑着指正我们的不足,微笑着欣赏我们的进步。她的微笑中有对我们的理解、鼓励和宽容。”丛文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诠释是微笑,快乐的意义是微笑,温暖的真谛是微笑,坚强的象征仍然是微笑。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