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点亮人生”

记者 赵 德 通讯员 朱元理 王月玲
  普车项目的学生严谨、规范地进行车工操作,收银项目的学生灵巧、娴熟地点钞,单片机项目的学生熟练、准确地编程,动画制作项目的学生忙于制作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
  日照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比赛现场的气氛紧张激烈、热火朝天。来自全市9所职业学校的211名选手在8个大项21个小项上展开激烈角逐。选手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争分夺秒、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项操作,让领导与来宾为他们高超的技能、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
  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大赛组委会主任张传若说:“中职生技能大赛已形成制度,每年举行一次。这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制度设计,是积极促进就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日照市中职学校已开设10大类近5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全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发展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培养了更多实用型、技术型复合人才。”
办有特色的精品学校
  场景一:在东港区职教中心,学生正手工制作工件。已完成的6方工件、板方、凸凹配件非常精密,肉眼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误差。于是,几名学生取来游标卡尺测量。一名学生边测量边介绍:“这类工件精密度要求达到0.02毫米,反复训练四五个月才能独立完成,需具备张飞的力气、孔明的智慧……”车工、钳工、会计电算化、收银、动画制作、网络搭建等实训现场也是精彩纷呈,令人眼前一亮。
  场景二:在市卫生学校的护理技能实训室,护理班的一组学生正为护理模拟人进行输液。压脉带系在手臂上、消毒、输液、看病人反应、调滴速、针头固定、压迫止血等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另一组正在模拟抢救落水病人。学生压四下吹一口气,老师指着呼吸按压操作曲线、呼吸操作曲线、除颤操作曲线现场予以指导,一直到病人的呼吸恢复正常。
  场景三:日照海事学院2008级的优秀毕业生宋开红十分健谈,也非常自信和乐观。他毕业于学校轮机专业,现就业于日照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公司,月薪2600美元。谈到母校良好的实训条件及专业设置,他说:“以前觉得世界特别大,现在才觉得很小,开船十多天就可以横跨两个半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得一技之长改变了我的命运,点亮了我的人生。我现在觉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在航海模拟器上,记者亲身体验了下雨、闪电、近港航行。如同置身浩瀚无垠的大海,一会儿随着海浪高高升起,一会儿甚至被浪花吞没。我们还认识了驾驶台上的车钟、舵、震动模拟器等。
  近年来,日照市职业教育立足于打造精品专业、办有特色的精品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面向临港工业、支柱产业及社会需求,新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等一批重点专业,使学校专业设置不断优化。2009年初,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进行了适度统筹,压缩重复设置的专业,建立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和新上专业审批制度,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当地经济建设。
  日照市教育局经过系统调研、论证,摒弃传统的“小而全”的专业设置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鲁南临港产业带”、日照精品钢生产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提升的需要,瞄准钢铁、航海、造船、石化、汽车、海洋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服务外包、海洋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找准了学校发展方向。每校确定2~3个重点特色专业、3~5个一般专业,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办学水平与就业率高、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得响的专业和品牌学校。
  近几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年招生能力达到1万多人,在校生近3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近9000人。2009年上半年全市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学生,初级达标率100%,中级达标率达55%以上。
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毕业生就业
  日照市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让学生拥有了“金刚钻”,揽得“瓷器活”——附加值高的“技术活”,全面增强了他们的职场竞争力。
  突出以技能为核心,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分银行”,鼓励工学交替。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
  创新管理模式,体现职教专业特色。各职业学校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2000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达25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8万人次。
突破瓶颈
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全市职业教育存在的瓶颈,日照市强化硬件、软件建设,让更多的职校学生学得一技之长,用技能点亮人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进一步调整和落实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目标是:每个区县办好一所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调整布局、资源整合,办好日照市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师范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卫生学校、高级技工学校6所学校,鼓励支持办好日照航海技术学校。尽快在市区培植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解决市区无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局面。进一步统筹高中段招生,扩大中职招生计划。多渠道增加对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加紧建设能充分满足学生技能教学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
  抓好教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职业学校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和流动机制,及时补充师资;落实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和到企业实践制度,将教师培训和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情况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多渠道聘用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期望他们能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