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阳光大课堂”成就教育梦想
发布日期:2010-05-1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956次
本报记者 邓 旭
他以特色办学、勇于改革著称,创立了“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育人品牌。2009年成为他硕果累累的一年:2月,《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促进素质教育》一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发表;4月,在济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作题为《构建“四维”互动课堂,拓展教育创新空间》的典型发言;7月,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创新优秀校长;8月,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12月,当选《山东教育报》2009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慕名来到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穿过校园里洋溢着春色的红花绿树,记者见到了睿智儒雅、谈吐风趣的张宏群校长。谈笑风生中,他把学校近3年的发展历程展示在记者面前。
走“创新强校”之路
敢于开拓天地宽
3年前,面对设施简陋、人心涣散、学生流失的困境,刚刚走马上任的张宏群校长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提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教育构想。他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作为“四维”育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创新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多种教育元素的良性互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教育大课堂。
有思路就有出路,一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科研热潮迅速在学校掀起。“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很快成为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一块亮丽夺目的育人品牌。2008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副会长来校调研,对学校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教育改革给予高度评价。
扬“科研兴校”之帆
让质量与特色齐飞
张宏群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以“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探索与研究”这一山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为引领,努力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构建“阳光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学校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入手,打造出“学、导、动、评”阳光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为:情境构建,激活课堂——揭示目标,认知导航——自主学习,解惑质疑——互动探究,智慧共享——成果展示,拓展提升——多元评价,激励发展。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阳光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求知的愉悦、创造的欣喜。2009年6月,学校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
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彰显学校育人特色。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在系列化、系统化的活动中,彰显学校育人特色。
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学校以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为着力点,开发了许多鲜活的校本课程,如“科学发展在身边”、“古运河采风”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
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创新思维,变废为宝,把维修取暖设施换下来的钢管加工成云梯、单双杠、弹腿器、仰卧起坐器、梅花桩等有趣的健身器材,铺设了高标准的塑胶操场,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横生的阳光体育运动。
倡导实行“无人监考,诚信考试”,开展评选“阳光小记者”、“阳光小主持人”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2010年2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3月,学校被济宁市教研室推荐参选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
展“文化立校”之翼
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文化积淀成人格。”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张宏群努力构建高品位、深内涵、有特色的“大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谐发展。
倡导主题明确、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建设,在每届学生中开展确立班名、征集班训、绘制班徽、办好专栏等活动,让教室、走廊成为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
开展“书香伴我成长”阳光系列阅读活动。以“诵读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倡导“晨诵、午读、暮省”,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审美能力。
2008年8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同时,作为省内唯一的初中学校代表,在山东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09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学校,主要事迹编入教育部工作简报。
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张宏群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灿烂篇章,让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由一所薄弱学校走上了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