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蓄势”

  本报讯(记者 陈德亭 通讯员 李承琳)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淄博市临淄区通过教材通研、岗位培训、校本研修、外出学习等方式,实施了全员参与的学科教师岗位培训,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整体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临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林涛说,“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据统计,2009年,临淄区分别对中小学20门学科的教师进行了岗位培训,培训教师20000余人次。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临淄区还出台了城乡学校、教师对口支援、支教,城区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和新教师分配倾斜农村等政策。近年来,临淄区安排了10余所区内义务教育段基础设施好、管理规范、师资力量强、办学效益好的优质学校的分管校长或主任,到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从事管理工作,其中有4人担任校长,使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分两次组织薄弱学校中层领导20余人,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城区教师支教农村活动,2006年以来,该区每年都选派60名左右素质高、业务强、有培养指导能力的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采取结对带徒、示范交流、听课学习等形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传递给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实施教师调配倾斜农村的政策。近年来,临淄区共招考新教师417人,其中补充到农村中小学314人,占招考总人数的75%,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结构。2009年,还对城乡、乡镇间45名教师进行了科学调配,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缺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提到让‘教育家办学’,这是对校长提出的要求。”孙林涛局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2006年开始,临淄区就坚持不懈地抓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通过校长论坛、外出研修、专家讲座等方式,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开阔校长的视野,提高校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长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09年,临淄区共举办6期中小学校长论坛,先后组织274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各级研修。年内,有1名校长被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名校长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2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工程建设人选”。
  “教育是永远跋涉不完的路。”孙林涛局长满怀信心地说,“对临淄教育来说,2010年将会是任务最繁重、最富有挑战性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临淄区教育发展三年规划,继续实施‘六大工程’,以临淄中学竣工启用为龙头,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推动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师资优良、管理规范、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临淄教育新格局,确保临淄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