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为本 重教为先

本报通讯员 张军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近几年,泰安市岱岳区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主题,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系统连续多年进入政风行风评议先进行列。
样样都优先 风景这边独好
  岱岳区委书记张斌在视察教育工作时指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区,要实现“工业立区、振兴岱岳、强区富民”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要采取倾斜措施,切实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该区把加快教育发展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政府行为,认真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优先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优先聘任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优先保证教育经费足额落实到位、优先为教育系统补充人员,切实把教育工作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财政部门为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财力保障;人事编制部门逐步完善了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积极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政法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对保障教育投入等情况进行检查;审计部门认真审计各项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情况;建设部门排查校舍危房,监督新建校舍工程质量;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资助教。泰山南北,汶水两岸,岱岳大地上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永征指出,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虽然全区教育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60%至70%,但仍然要按照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和“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从2009年开始,岱岳区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400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元;从2009年10月份起,区乡教师工资标准实现了统一;从今年7月份起,为全区教师人均增资571元。
校园变乐园 处处都是新气象
  教室从平房搬到了教学楼上,泰安第十二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别提有多高兴了。近年来,岱岳区一座座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舒适的公寓、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
  岱岳区每年都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出台项目报建费用减免政策,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强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3年来,全区共投入危改资金7200多万元,同时减免报建费用700余万元,各界人士捐助资金800余万元,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200余处,消除校舍安全隐患1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
  岱岳区注重加快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借助信息教育平台,让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接受高水平教育。该区校园网络全部建成,学校信息技术开课率、普及率均达到100%,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了全部中小学,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均衡发展。目前在岱岳区,不论是位置偏远的农村学校,还是交通落后的山区学校,只要轻点鼠标,各地名师的教学实录就会呈现在面前,教师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针对岱岳区中小学90%以上在农村,学生上学路程远,社会车辆接送多的实际情况,为规范管理接送学生车辆,保证学生乘车安全,从2008年开始该区对接送学生车辆实行了“一返一补两奖励”政策。“一返”是返还接送学生车辆在服务期内的车船税;“一补”是对接送学生车辆由区财政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是每座每年80元;“两奖励”是指对接送学生车辆实行奖励制度。据统计,实行“一返一补两奖励”政策以来,该区每年需要增加财政开支近百万元。对接送学生车辆实行减免补助和奖励政策是岱岳区的首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个也不能少 发展路上大踏步
  为保证人人受教育,岱岳区在建立高中段学生政府奖励补助资金、做好义务教育段学生减免补助的基础上,组织了“同在蓝天下,城乡手拉手”结对助学活动。区各大班子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20多人与12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王锡兴助学基金”每年出资5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每年筹集资金500多万元,资助学生6000多人次,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教育从娃娃抓起,岱岳区重视规范学前教育,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各级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逐步完善幼儿教师社会保障机制。幼儿教师参加养老保险由乡镇财政补助,调动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目前,岱岳区3周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到97%,学前1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在职业教育上,岱岳区也下足了工夫。目前全区有职业学校3处,全部达到“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拥有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精品或示范专业5个。而且,占地368亩、总投资2.2亿元、设计在校生规模1万人的岱岳区职业教育中心也在加紧建设中,全区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