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走出金蓝领
发布日期:2010-09-0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916次
本报记者 尹品华 通讯员 马 青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7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夏利新,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技压全国37支代表队的300余名选手,斩获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全国冠军,为母校赢得一辆价值14万元的丰田卡罗拉轿车,他自己也获得学校奖励的2.8万元奖金。为此,他有了一个外号“两万八”。他不但获得了丰厚的奖金,还因此顺利PK掉其他高学历的竞聘人选,进入了天衢丰田4S店,完成了从学习到就业的一个漂亮的转身。
在周围亲戚、朋友投来的羡慕眼光里,他暗暗地铆足了劲想证明:当年没有上高中的决定并非错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能力比文凭重要。
夏利新家在德州市德城区前魏村。这里是鲁西北有名的盐碱地,“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是远近闻名的不毛之地。夏利新结缘于汽车专业,是“家教”的结果。他的父亲是大货车司机,他从小跟在父亲身后修农机。夏利新还没上小学就帮着父亲递扳手、找工具。耳濡目染的“家教”使他对汽车修理有了浓厚兴趣。夏利新的父母对这个没考上高中的儿子有些失望。因为大女儿只有初中文凭,他们原本同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儿子能通过高中升大学的途径博得更光明而广阔的未来,在城市里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夏利新主动跟父母提出要上中专,认为“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养家糊口,饿不死”。父母同意了。17岁的他决定学汽车修理专业。
因为儿子年纪还小,父母希望夏利新就近读一所本地中专。跟一些对于学校和专业感到茫然的同龄人不一样,夏利新“考察”了5所中专后才选定了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刚进入学校时,夏利新在师生眼里不过是一个不爱学习的顽皮孩子,叛逆、懒散。
他进入了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一年,整个专业有近2000名学生、20多个班级。凭借着对汽修行业的热爱,夏利新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第二年下学期,夏利新通过了理论、实践和面试三重选拔,从普通班进入学校的丰田特色班。该特色班引进丰田企业的培养管理模式,对这些更为优秀的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到半年的培养。
夏利新入学后的第二年,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派出的选手李亮首次获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全国冠军,引起了全校的轰动。这件事对夏利新这样的职专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无不渴望像获奖的师兄一样,通过这样的全国大赛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也获得成就感和社会的认可。
2010年4月,夏利新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了代表德州市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格。不久,他在全省选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顺利地得到了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对于夏利新来说,这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从此,他与辅导老师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训练到次日凌晨2点多。回去以后,他也不敢睡觉,因为白天没有凤凰彩票学习理论知识,所以还要看书到3点多。他一天训练16个小时,一遍一遍地查找训练中的不足。有好几次,因为太过投入,他训练完走出实训中心时已经是凌晨5点多。这样,直至迎来全国大赛。短短的两个多月凤凰彩票里,夏利新足足瘦了10公斤。
“那时连出校门走走、看看都感觉很幸福。”夏利新说。当比赛结束公布名次时,在听到自己是冠军的一刹那,他觉得如在梦中。他说:“冠军梦做得太久,即使梦想成真了也感觉像个梦。”拿着奖状、奖杯走下台,眼睛早已泛红的他紧紧抱住陪自己一同熬夜训练的指导老师,泪流满面。经历了备战大赛的艰苦磨炼,夏利新改变了过去那有些拖拉、懒散的做事风格。他说:“再苦再累的工作,我也相信自己能承担了。”
夏利新坦言:“能拿到全国冠军,单凭我的个人意志和天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好老师和先进的设备,我也不可能拿冠军。”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理论与实训课程长期维持在1:1的比例,特色班则有更高的标准。夏利新所在的丰田特色班必须定时接受丰田企业的核查。在6名学生配备1台实训车和1名指导老师的前提下,学校会定期派指导老师去丰田接受最新技能的培训,同时达到丰田对于更新设备的严格标准,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上职业学校的人,都想学到真正有用的一门技术。”夏利新说。职业学校的文凭对他来说根本比不上过硬的技术在工作中有用。“师兄、师姐告诉我,将来在企业发展,能力是第一位的。”
谈到未来,夏利新踌躇满志地说:“我更看重的是能在工作岗位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的理想是,先在工作中实践两年,然后回母校当一名专业技师,培养更多的汽修人才。”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