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传文明 书香润人生
发布日期:2010-09-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129次
本报记者 尚峰 通讯员 彭基仁
走进沂源县西里镇中心小学校园,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校长王富华向记者介绍说,从2003年开始,学校针对农村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围绕“享受传统文化,培育儒雅学子”的办学目标,对校园文化建设作了精心设计和部署。校园五大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在教学区,布置了100余幅图文并茂的精选古诗词配画,突出“诵中华千古美文,做翩翩少年君子”这一主题,使师生漫步校园,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在课间活动区,布置了《范仲淹心怀天下》、《季布一诺千金》、《王羲之临池学书》、《陆晓慧将心比心》、《岳飞精忠报国》等20余幅中国古代名人美德故事壁画,突出“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在功能用室区,精选了历代美文30余篇,并配以精美插图,突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主题,培养师生闲暇阅读的兴致。在办公区,突出“回溯源头,传承命脉”这一主题,用12幅中国历代名人故事挂图,阐释“励志、勤奋、忠贞、诚信、严谨、厚道、谦虚、坚韧、正气、睿智、节约”等12项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师生做“大写”的中国人。在体育运动区,精选了《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20余篇国学经典,辅以插图、拼音和译文,突出“雅言传文明,书香润人生”这一主题,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让学生随时随地从国学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
王富华介绍说:“素质教育强调和谐发展,经典文化饱含求学做人的道理,我们通过文化滋养来不断塑造和提升学生品格。”
在文化长卷铺成的校园里,诵读国学经典是师生每日必修的课程。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15分钟,每个班级都要诵读经典诗文。周一至周四学生个人自由诵读,周五举行诵读交流会。每名学生都建立自己的诗文诵读索引卡,收集背诵的古诗文,坚持每周背诵2~3首(篇)古诗文。日积月累,索引卡上的诗文篇目越来越多。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背诗大王”、“背诗能手”、“背诗骨干”比赛,每学年组织一次诗文素养文艺汇演。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由班主任带领观赏校园传统美德“连环画”,以此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滋养,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亲身体验诵读国学经典带来的收获和成就感。像孔融让梨、闻鸡起舞、蔡顺孝母、映雪夜读这样的传统美德故事,多数一二年级学生就能讲得有声有色,中高年级学生大都能背诵100首以上的古诗文,低年级学生平均背诵量也在40首左右。
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优秀学生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全部奖项均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传统美德故事的主人公命名。四年级学生朱晓麒捡拾生活垃圾,然后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再利用的垃圾卖到废品站,把得来的收入用来帮助班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为此,他获得了“范仲淹奖”(勤俭标兵)。五年级(1)班学生王凤洁是2009年度“背诗大王”、“孔融奖”(文明礼貌标兵)获得者。她说:“诵读国学经典,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