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钱”里别有洞天
发布日期:2010-10-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413次
本报记者 张玉波 通讯员 葛桂凤 朱天峰
一对对篆体双“福”字让人惊叹,一幅幅“万事如意图”令人流连,形态各异、色彩艳丽、图案新颖的十二生肖“过门钱”让人爱不释手……记者前不久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尧水小学实践课上看到,学生们拿起板刀叮叮当当一阵忙碌,前后不到10分钟,一叠叠红纸就变戏法似的幻化出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过门钱”。
学生们这娴熟的技能是怎么练就的?
“贴春联,挂门钱,欢欢喜喜过大年。”“过门钱”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传统的春节吉祥装饰物。洛城街道齐村是远近闻名的“过门钱”制作专业村,“过门钱”制作技艺始自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齐村小学几乎每位学生的家长都会打制“过门钱”。“过门钱”层次分明,透着鲜明的民俗特色,制作起来以凿挖为主,颇费工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齐村“过门钱”也由古老的手工制作过渡到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眼看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将消失,齐村小学决定,让学生们将家乡这项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于是,他们选了十几名对这项技艺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聘请老艺人到校教授。
2009年9月,洛城教办根据规划要求,将齐村小学整体搬迁合并到尧水小学。而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名校就成为尧水小学的办学方向。3位有“过门钱”打制手艺的教师制定活动计划,建设活动场所,聘请民间艺人,利用课外活动凤凰彩票向学生们传授“过门钱”制作技巧。学校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自愿把自家的木墩、板刀等工具送到学校。每到活动凤凰彩票,学校里叮叮当当,有的打,有的凿,纸屑飞舞,笑脸相映,精美的“过门钱”在学生们手中“诞生”。学生们的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学校还广泛征集民间技艺,编制校本教材;组织师生走向社会,了解民间“过门钱”的传统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对“过门钱”艺术进行创新,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更具现代感的“过门钱”。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