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加强地方课程开发

  本报讯(通讯员 王文彬)秋季开学以来,莒县教育局立足于源远流长的莒文化,加强对地方课程的开发,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据介绍,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中间一级课程,起着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作用。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地方课程的开发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该局重点通过调查、走访、观察、讨论、探究等途径,将地方课程的开发渗透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避免地方课程的“学科化”,不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寓教于乐。注重活动,探索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在实践地方课程时,该局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经验,确定了以“模块”形式为教学单位,从书法绘画、建筑雕刻、民俗民风等几个方面,通过学生合作小组的方式对莒文化的产生、发展、特点、内涵等进行分析和总结,走出了一条地方课程开发的新路子。  
  该局依托学校进行课程开发,注重两个整合,使地方课程资源真正走进课堂,得到综合利用。一方面,与学科整合,将地方课程资源中与语文、历史、政治、自然等学科相关的内容,根据学科教学实际,灵活地安排到课程体系中,由各学科教研员统一组织实施;另一方面,与活动整合,在地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班队会、校会、升旗仪式、板报、墙报等形式,青少年德育基地、活动中心等基地,加强课内外结合和校内外沟通,多途径、全方位、全角度地开展活动,增强教育实效性。
  该局开展的地方课程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地方课程的积极性。在地方课程的综合评价中,灵活运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这两种方式,做到因势利导,从而充分发挥了地方课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