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东风鲲鹏正举
发布日期:2010-12-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120次
本报记者 韩普生
“十一五”期间,省教育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为宗旨,乘国家扶持政策的东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保障公平、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紧密结合,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过去的5年,是我省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5年,是教育教学质量走向规范不断提升的5年。回顾“十一五”,我省职业教育成果辉煌。
深化布局结构调整
扩大职教发展规模
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来实现。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我省教育战略重点。
光辉历程,见证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截至2009年,全省共有89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124所普通中专、182所成人中专、403所职业高中、184所技工学校)。2009年全省共招生53万人,在校生达到154.5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2.6万人,增长8.9%。高中段教育在校生职普比达到49.5:50.5,实现了大致相当的目标。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从无到有,由2000年的29所发展到2009年的213所,年招生9.39万人,占中职招生总数的16.7%,在校生数也由2000年的8474人增加到20.38万人,占全省中职学生总数的13.25%。一串串数据的背后,体现了“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
加强市级统筹力度,优化布局结构调整。从2005年开始,我省不断完善“市级统筹,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市级政府在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区域内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以创建骨干示范学校为抓手,每县重点建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带动了全省职业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全省涌现了一批办学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的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8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92所。
强化中西部合作办学,拓宽生源渠道。2005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省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及就业市场,多次组织省内中职学校的校长到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内蒙古等省份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城乡、东西部职业学校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加强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互通。截至2009年,我省中职学校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8省区联合招生3.2万人,城市中职校与农村中职校合作办学招生3万人。
响应教育部号召,做好灾区学生安置工作。2008年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支援汶川地震灾区工作会议后,我省迅速安排北川地震灾区中职学校4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到我省办学条件较好的中职学校学习和工作,并承担全部费用。今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区有600名中职学生来山东学习,省教育厅先后两次派专人赴青海商谈接收工作,精心选择学校,召开接收学校校长会议,认真部署、精细准备,做好各项工作,确保2010年9月9日600名玉树中职学生顺利进入我省各校学习。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省坚持职业教育“扶优扶强”和“扶贫帮弱”相结合的发展原则,通过实施“十、百、千”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30个经济欠发达县扶持项目等专项投资计划,使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增加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省政府确定建设的80个省级实训基地,目前已完成1亿元的建设投资;中央确定我省90所职业院校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目前已投资1.45亿元;200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计划在全省企业中建立1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首批已公布了443家企业的实训基地。对口支援县投资7000余万元,对我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的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县域内的资源整合和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及受教育者就业、创业、升学、更新知识、增强技能等不同的教育需求,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2009年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要求,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若干意见》,使中职学校办学逐步走向规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规范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坚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灵活设置专业和课程,积极发展服务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专业,用信息化带动专业现代化,突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围绕山东省重点发展的10个支柱产业、13个新兴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积极增设工科类和涉海类专业,服务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同时,省教育厅实施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与新上专业统一管理,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予以调整或改造,不断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全省中职共有15个专业大类、218个专业、4716个专业点,基本覆盖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批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体系完整的专业群,基本满足了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办学规模,注重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考核,鼓励教师在职参加学历达标教育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训和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重点的全员知识更新培训。“十一五”以来,中央和省财政加大了中职学校校长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资金投入,到目前中央已投入2500万元资金为我省培训专业骨干教师1560名,选送53名优秀学员赴德国进行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培训。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到目前已投入2000万元,已有73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培训,30名骨干学校的校长参加德国和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培训。260多名国家级和省级职业学校校长参加了省级校长培训班,5个师资培训基地共培训专业骨干教师1.9万多人次。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彰显职教辉煌成就
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深入推进的改革创新,则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彰显了职业教育的辉煌成就。
校企合作拓展职教发展空间。我省坚持把开展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鲁、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选定460多个大型企业作为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把校企合作提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制订和实施校企合作法规规章,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制度化。企业也加强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009年,全省17个市443家行业骨干企业主动联系高、中等职业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对接人才培养,全省形成了重视加强校企合作的工作氛围,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职教集团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吸纳企业加盟职教集团,可以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作用,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以市为主、企业行业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根据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规划,首先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专业中发展和组建职教集团,目前已批准组建了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软件、建筑、旅游、畜牧、轨道交通等9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另外,还组建了市级职业教育集团31个,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双证互通”提高市场适应能力。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应充分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为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使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制度相互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2005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双证互通”试点工作的意见》,实行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制度,在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本校即可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大赛展示技能促进就业。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制度设计,是充分展示我省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从2010年开始,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经信委4部门协办。大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目前,全省已形成“校校有竞赛、层层有榜样、人人能成才”的职业教育大氛围。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参赛选手共取得17个一等奖、27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团体三等奖,青岛市作为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单独参赛,获得11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总分列全国第十名,列计划单列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政府督导规范和促进职教发展。省教育厅将职业教育纳入2010年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由此规范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省教育督导团核查了17市及其33个县(市、区)的50所中等职业学校,对各市在学校布局、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地方财政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教育附加资金用于职业教育情况等方面内容的自评结果进行了核实验证。据督查,2009年全省市、县(市、区)财政拨付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6亿元,全省“两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大幅提高,其中地方教育附加由2008年的17.63%提高到20.12%,首次达到省规定比例,城市教育费附加也增至23.56%。
展望未来,东风劲吹,鲲鹏正举,山东职教必将在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大展身手。“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要求,继续将我省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到那时,职业教育的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全面提升。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