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山东民办高校获基本认可但问题仍多

王凯 杨锐
  由山东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完成的“2010山东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结果显示,其总体满意度得分仅65.77分,刚达到基本满意,仅有8.72%的受访者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据山东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研究员介绍,调查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75份,受访人群以我省民办高校在校生为主,民办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及专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民办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评价、人才培养能力和师资力量四项测评内容中,师资力量项满意度最高(70.97分),介于基本满意与比较满意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项评价最低(60.15分),刚达到基本满意分值,只有47.50%的学校得分超过了60分,超过70分的学校只有三所:山东英才学院(本科)73.31分、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74.01分、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高职)70.57分。其中,不满意选择比例较高的仍然是餐饮服务及医疗卫生条件两个方面,高达51.05%、48.71%。饭菜价格高量少、饭菜口味差,餐厅卫生条件有待改善;医务人员资历不高、医药费价格高;计算机网络设备老化网速慢、对外开放凤凰彩票短;教学仪器设备陈旧、人均设备少、开放操作凤凰彩票短等问题较为突出。
  结果显示,公众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满意度也不高,仅61.95分,刚达到基本满意。综合调查数据,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少、实践能力差、实践占用学习凤凰彩票、实践活动与专业无关;社交能力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专业知识不牢固、动手操作能力差;就业率低、就业环境差、待遇低、工作多数与专业不符,以及就业选择面过窄、多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学习技能单一等。
  调查显示,仅有8.72%的受访者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59.63%的受访者认为要“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31.65%的受访者持不太乐观或不乐观态度。对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选项中,59.63%的受访者选择了“规范办学”,其余依次为学生就业、国家政策、社会认同、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校建设及求学观念,选择比例分别为57.82%、53.64%、49.14%、45.67%、44.22%、36.52%、28.71%。国家应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建议:66.4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规范民办高校的管理,选择“扶优汰劣”、“关停并转”的分别占50.37%、14.05%,仅有1.93%的选择“任其自由发展”。
  “招生条件宽松”成为“民办高校具有的特点”选择比例高达68.97%的选项(最高),其次为专业设置灵活、注重对接市场、学生就业容易、教学管理严谨、师资力量雄厚,选择比例分别为50.41%、41.34%、36.75%、29.44%、13.83%。而认为目前民办高校“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之间争抢生源、恶性竞争”的分别为40.25%、37.56%、33.46%,只有9.86%的受访者认为民办高校空前繁荣,能够保证学生按需选择。
(摘自2010年12月26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