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也背上了“笔记本”
发布日期:2011-03-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928次
本报记者 蔡盛 通讯员 吴忠孝
“啧啧,山沟沟里的‘泥腿子’也天天背着电脑来上班!”在地处临朐县西部山区的嵩山小学门口,目送孙子走进学校后,贺大爷边转身边嘟囔。在校门口值班的刘刚老师闻听此言,不胜感慨地说:“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电教设备几乎是空白。因为没机可用,我前几年学的那点微机知识早忘光了。这两年,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步子迈得比较大,新上了一间拥有40多台高配置微机的标准机房,信息技术课程终于能正常开设了。我们16名教师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3000多块钱一台,学校给补助了一半),可以天天晚上在家上网和备课了。”像嵩山小学这样实现校园信息化跃变的农村学校目前在临朐县已占了大多数,“泥腿子”教师们背着“笔记本”上下班成了乡村一景。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自2009年以来实施的电教设备更新工程和“班班通”工程。
“师校共担”加快实施电教设备更新工程
“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式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提高育人质量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以办学条件的均衡作保证。因经济基础薄弱,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至2008年年底,临朐县仅有多媒体投影教室218间,教师用机不足2000台,生机比高达18:1,且多数微机已进入老化淘汰阶段。不解决教师人手一机问题,就无法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活动,课件制作、电子备课、网上教研、优质资源共享等都是空谈。为迅速摆脱“原始”教学状态,临朐县把解决教师用机问题作为切入点,于2009年提出并实施了电教设备更新工程。
愿望永远是美好的,愿望实现的背后往往是艰难和曲折。这一工程早就该实施了,因受资金所困而一再延迟。若等资金允许再实施,那么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会越拉越大,有可能牺牲几茬孩子。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征求意见,“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借老师的钱办学校的事”、“师校共担,更新设备”等工作思路终于成为共识。在教师自愿的前提下,以教师和学校共同负担设备费用为指导思想,通过学校补贴或学校借款等形式新上教学用机,让老师们自己出钱购买设备;设备由教师自己选择、保管、使用。这样一来,学校解决了配备和管理问题,教师们也解决了备课和培训问题。
辛寨镇在全县率先踏上“师校共担”之路。在镇教办统一调控下,以教师自愿为原则,以学校为单位制订实施方案,他们落实了“多条腿走路”的具体措施。一是学校补贴方式,即教师每购买一台微机,学校补贴资金1000元。鼓励购买笔记本电脑,由教师自主选择品牌;提倡集体采购,也可由个人购买。凤凰彩票由教师在学校保管、使用,三年后归教师所有。二是学校借款方式,即每购买一台微机,学校向教师借款1000元,分期返还本金。微机所有权归学校,使用权归教师,必须在学校使用。三是学校租赁方式,即教师携带个人微机到学校,凤凰彩票在校使用,学校给予适当补贴。
城关、冶源、沂山、龙岗、寺头等镇紧随其后,年内共新上教师用机2211台,更新学生用机800台,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状况,彻底打破了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借鸡生蛋”全面实施“班班通”工程
初步解决教师用机问题后,临朐县于2010年紧锣密鼓地启动了“班班通”工程: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学生用机满足开课需要,多媒体投影设备实现驻地小学达到“班班通”标准配备,农村完全小学按照每校一间的标准配备多媒体教室。
这一工程更为庞大,资金问题更难解决。尝到“师校共担”的“甜头”后,巨额资金不再让人望而生畏,“借鸡生蛋”的融资租赁政策很快出台:变一次性付款为分期分批还款,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由供货商、融资公司、教育局三方签订合同,一次性配备,三年内还款。
该县抓住“班班通”的“通”字做文章,加速实施网络提速改造。“班班通”就是通硬件、通网络,就是先连通、后畅通。为此,该县教育局多次与县联通公司进行协商,探讨收费标准,督促施工进度,实现网络高速运转和资费优惠的双重目标,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互联网接入水平。目前,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的网络接入方式已经全部改造为10M光纤接入。
大力推进资源共享管理应用建设,为“资源通”、“数字信息通”奠定基础。通过电教教材统筹征订的形式,先后购置了网上报告厅、教育数字题库、仿真实验室、教育博客等一大批全县范围内共享共用的软件资源,安装在网络中心,给全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来源。高中阶段学校所需资金自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配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用机款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学生用机及投影设备款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网络运营费中列支,并且全部根据省定标准配备。规划好招标采购细节,本着经济实惠、追求高性价比的原则,确立微机、投影机及电子白板的主流品牌,通过政府采购、融资租赁的方式新购教师用机1868台、学生用机2456台,建设多媒体教室(含电子白板)656间,共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
该县在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完成,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快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给全县的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寺头初中的赵洁老师说:“电脑进校园、网络连教室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的备课变得快捷、高效,我们的课堂变得充实、有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目标更加容易达到。我们这些山区教师终于真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尝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甜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