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e校园”工程实施报告
发布日期:2011-04-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887次
王秀臻 马海刚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作为一所县直重点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示范校,临朐县龙泉中学近年来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着力实施信息时代“龙泉e校园”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带动教学科研,促进管理现代化,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龙泉中学先后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十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研究实验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基地,被潍坊市政府、市教育局授予“潍坊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中小学311工程电脑制作活动特色学校”、“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加大设施投入 提升学校层次
临朐县龙泉中学共有26个教学班、130名在职教职工、1654名在校学生。自建校之初即紧跟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筹措资金优先发展信息化工程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摸索出一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校园网为依托,以课堂教学数字化、家校沟通透明化、师生发展创新化为架构的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学校专门建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职工全员参与。根据统筹规划、量入为出、分批建设、阶段发展的原则,采取了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里后外、易管理、可操作、重实效、模块化的发展策略,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学校投入近350万元进行硬件和软件配备:接入了临朐教育信息网;建成百兆校园网络,教师办公室已全部实现网络覆盖;建立一个网络管理中心,设有专职负责人员;建立大型电子课件制作室1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处、多媒体教室26处(实现了教室多媒体的全覆盖)、多功能教育培训报告大厅1处、学生电子阅览室2个、机器人实验室1处;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添置了Windows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系统和纸质图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校通”办公系统等软件系统。生机比达到了12:1,师机比达到了1:1,多媒体教室与班级比例达到了1:1。
健全校园网络 彰显师生风采
学校通过光纤方式接入临朐教育网,完成了对学校教学区(包括教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电子课件制作室、多媒体培训教育大厅等)的网络覆盖。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学校大力开展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设计大赛活动,狠抓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开展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系列活动,提升了教师计算机应用的水平。特别是在选拔与培养特色教师方面,校园网资源平台的共享、多媒体课堂的培训与演练、愉悦的在线业务交流都为特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基于此,该校多位教师在市级和省级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成果丰硕:
2006年4月立项的山东省电教馆实验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合的研究”,在辛杰红、赵清宝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成功。2009年9月,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合研究”结题,并获得省级研究成果三等奖;2009年9月,王艳获得潍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二等奖;2009年12月,刘文芹老师采用“刘文芹数学赏识教学法”举行了潍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公开课。
校园网的建成,给学生单调的文化课学习注入了一泓清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学校的创新社团,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目前,电脑网页制作、机器人程序设计、航模制作都是很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在强大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支持和专业教师的精心辅导下,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并多次获奖,成果喜人:
2009年,临朐县举办第十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该校学生获县级一等奖;2009年,在潍坊市组织的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该校学生荣获二等奖;在2010年“FLL”机器人比赛中,该校学生获得潍坊市第三名、山东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2010年举行的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校窦硕同学获一等奖。
“班班通”全覆盖 打造精彩课堂
通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建设和应用,推动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师生信息素养,加快建设教育强校步伐,是龙泉中学一直追求的目标。
该校“班班通”建设是在学校通过光纤方式接入临朐教育网,建成校园网及校园网站的基础上,完成对学校教学区(包括教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培训教育大厅等)的网络覆盖,并且配置相应的终端设备而形成的。校园网的建设是“班班通”的前提。校园网的建设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网络布线,既有符合要求的网络设备,又安装了防火墙。目前,该校又投资80余万元对原有终端设备进行更换和升级,跟上了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的终端设备的配备主要指对多媒体教室的配备,有投影仪、闭路电视、电子屏幕、笔记本电脑、多媒体电子课桌椅等。现在,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老师们讲课的最爱。而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的整合就成为能否完美实现多媒体教学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实施,龙泉中学随之对“三步七环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把“班班通”工程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高效特色的“三步七环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达标活动的崭新内容。在活动中,学校分三个阶段强力推进。一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学校针对任课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缺乏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实际,首先开展培训活动。聘请外单位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本校教师初步掌握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二是在线引领,典型强化。由学校推选出的3名多媒体制作高手和1名信息技术课教师举行示范课,引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展开在线交流,交流课件制作心得,进一步提高课件质量。三是举行全员多媒体教学设计竞赛。全体教师在全面把握运用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获取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的基础上,每人上好一节精品多媒体竞赛课,评选出校级教学多媒体制作优质课。在“班班通”工程的强力助推下,该校2009年仅用一个月凤凰彩票便完成100%初级达标,2010年完成了全校教师100%的中级达标,目前正在进行“三步七环模式”的高级达标。
通过“三步七环”活动的开展,学校课程整合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多媒体教学业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目前,该校80%的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都能非常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先后制作了各种形式的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近40件,其中在市、省评比中获奖的有10余件。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基本上不再有“灌输式”的方式,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
利用网络监控工程 构筑平安校园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近年来在校园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网络多媒体典型应用。学校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将监控范围内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以数字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存储和共享,使学校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获得关于监控现场实时、准确、具体、直观的材料,为监督校园安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手段。
龙泉中学2009年先期投资3万余元,开通了24路监控摄像,完成了对学校财务室、值班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培训大厅及教学楼出口走廊的重点监控,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今年又追加投资2万多元,增设实验楼9路摄像监控和2路云台。一处云台位于学校大门口,全天候24小时360度旋转,肩负起监控学校周围往来车辆、学生上学放学、及时肃清社会闲杂人员的任务,对防患于未然、排除矛盾、化解纠纷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另一处位于教学楼楼首,对于快速制止校园违纪,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及时进行安全疏散部署,保卫学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处云台与教育局监控系统和110指挥中心联动,对于校园内外违法犯罪活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建立,为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