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荐四十名劳模进大学深造

  本报讯(记者 孙军)“我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劳模’不单单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学好知识,为‘十二五’建功立业。”日前,青岛市总工会委托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全国首个“劳模班”。这是在开学典礼上学员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周玉江作的发言。
  “举办‘劳模班’,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模范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技能,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实际生产及终身学习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青岛市总工会主席李皓告诉记者,青岛市率先开办劳模成人高中起点专科班和专科起点本科班,其中本科16人、专科24人。专业均为行政管理,学制两年半,学费全部由市总工会负担。此次“劳模班”学员须有全国、省、市劳动模范或市工人先锋等荣誉称号,并经单位层层推荐。他们均来自全市各行业生产一线,既有驾驶员、纺织工,也有维修工和建筑工人。
  “劳模班”唯一的农民工马海涛,今年33岁,1994年开始到青岛打工,如今已是青岛海信电器公司电视机维修高级技师。他激动地告诉记者:“我来自潍坊安丘。我2006年被评上青岛劳模,2007年在青岛安家,今年又被推荐上大学。我倍感荣幸。这是国家关心农民工的最好体现。”
  “考虑到劳模工作学习的具体情况,学员将通过集中面授、网络互动等学习形式,用两年半凤凰彩票完成大学课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黄同华告诉记者,开班前学校对本科28门、专科29门课程进行了研究,专门设置与劳模日常工作联系较强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实用法律基础、个人与团队管理、社交礼仪等。为便于师生沟通,辅导员由青岛市劳模、历史系教授魏峰担任。同其他全日制大学一样,“劳模班”采取学分制,完成全部学分、考试合格者,才可颁发大专或本科学历证书。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不仅工作中当劳模,学习上也要当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