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本报讯(记者 刘凯)前不久,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该计划提出,未来5年我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初步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初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将在9方面加以推进。
  ——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面向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完善的齐鲁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制度,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校长,以此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将优秀者命名为齐鲁名师、名校长。
  ——实施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5年内完成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任务;选拔部分骨干校长在省级教师教育基地进行高级研修。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开展普通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组织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海外研修。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各市、县要制定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规划和考核奖惩办法,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达不到专科学历者、初中教师达不到本科学历者,须参加学历提高教育。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其学费由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实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校长全员培训。保证专业教师每2年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凤凰彩票。以市为主统筹编制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每年培训1000名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并从中选派部分专业带头人赴海外研修。各市负责对辖区内职业学校校长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对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和县(市、区)教育管理干部进行培训,遴选部分人员赴海外研修。
  ——实施高校人才凝聚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型“高精尖”人才,聘任“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00名,其中“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100名;实施“重点学科带头人计划”和“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制度”,选拔培养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首席科学家1000名;实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在全省建设20个“山东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十二五”期间,选派150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和1000名左右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人选;建设高水平教学一线教师队伍,分批遴选建设500个“德高、学高、技高”的教学团队,每年遴选100名教学名师进行重点资助培养,每年组织200名教学和学术骨干开展为期不低于半年的出国培训。
  ——开展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市、县(市、区)教育行政干部300名。通过集体授课、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完善履行职责必备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与工作指导力,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保障。
  ——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以高水平大学和师范院校为依托,整合校地教师教育资源,以高校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为抓手,建设20个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整合优化县(市、区)教师培训资源,建设100个左右县级教师教育基地。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执行同一编制标准,对农村偏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实施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的激励机制。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建立省级财政支持为主的特岗计划经费保障机制。在省属师范类高等学校进行面向农村短缺学科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实行订单式培养。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师教育经费体制,大幅度增加教师教育投入。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和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师资培训、高层次人才引进等。要确保将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