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的“低碳三宝”
发布日期:2011-05-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071次
本报记者 张庆亮
“三宝”一词虽然已经被用得有些俗了,但是如若用来概括潍坊市的低碳教育、低碳学校生活,还是比较贴切的。
潍坊的“低碳三宝”,主要是指教科书循环使用、建设绿色校园、提倡低碳学习和生活方式。
潍坊是较早探索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地区之一。早在2004年初,青州市就开始了教科书循环使用试点工作,并成功探索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三个渠道:政府或学校免费提供,初三学期结束时学校低价回收,初三毕业生自愿捐赠。潍坊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在全市推广了这一做法。
仅2004年下半学期,青州市各年级就少订教科书32万册,节约资金150多万元,既显著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爱书护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使其树立了“稼穑艰难”的意识。有些因为家庭贫困缴书费困难、有可能辍学的学生更是深受其益。
打造绿色校园、倡导低碳办学,是潍坊中小学“低碳”的又一亮点。
2007年,潍坊市政府将惠及农村70多万中小学生的“一通(校车)二热(热水、热饭)三改造(食堂、宿舍、厕所)”工程,确立为倾情倾力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这其中,打造低碳学校成了关键目标之一。
各县(市、区)中小学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技术支撑、确保安全”的原则,建设了一批利用秸秆、地热、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示范性学校。
在地处农村的昌邑市青山中学,记者看到,该校因地制宜实施的“天(太阳能)地(地热能、工业废气等)合一”工程,让教室冬暖夏凉变成了现实。
青山中学孙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天地合一”工程后,每年冬季全校54个教室和10个办公室可节省燃煤64吨,所提供的热水可节省燃煤20吨;夏季制冷比传统空调节能40%至50%。
昌邑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市中小学采取新的取暖方式后,每年可节约资金220万元,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新的制冷方式后,每年可节约电费100万元。
省财政厅、教育厅于2009年5月联合在潍坊召开全省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试点工作会议,推广了潍坊环保节能、有效利用新能源建设低碳学校的经验。
2009年11月,潍坊市教育局专门下发通知,在全市普遍开展节能减排、建设低碳校园活动,强调要在产生直接节约环保效益的同时,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使其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潍坊的中小学,低碳知识教育成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必有内容,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知识进了学校、进了课堂。
以低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德育活动,在潍坊的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外低碳远足、社区宣传、红领巾收旧利废,校园内低碳广播、主题班队会、自编环保三字歌、“低碳生活金点子”、“低碳生活你我同行”演讲比赛,实践活动中自制展板、储蓄卡、环保购物袋等各式各样的活动既营造了低碳舆论氛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践行低碳生活的不仅是校园和学生,还有各级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他们建立网络平台资源共享,使用飞信、QQ群,推行无纸化办公,降低的是“碳”,提高的是工作效率。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