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程

  本报讯(记者 董志勇)“小螺号嘀嘀的吹,海鸥听了展翅飞……”记者走进德州禹城辛寨中心小学时,正赶上陈春莲老师给四年级学生上音乐课。眼前活跃而欢快的课堂,让记者不禁回想起去年在这所学校的见闻。当时,由于多年没有新教师加入,该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缺少专业教师,课程开设不齐全,上音乐课时学生只能跟着录音机唱。
  这一情况的改观,得益于德州市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程。按照每个乡镇补充初中教师5名、小学教师10名的数量,去年全市补充新教师1946名,大大改善了农村师资缺乏的状况。
  陈春莲老师介绍说:“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我自我介绍说是音乐老师,孩子们都非常惊奇和兴奋,说:‘终于有专门教音乐的老师了!’我当时触动很大。虽然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地方政府很关心农村教师。我们在农村工作有补贴,工资也比城里教师多。而且,学校多媒体等教学资源齐备,还有定期的教师培训,让我们不因生活在农村而感觉闭塞。”
  德州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王富成告诉记者:“为了让优秀教师真正能流动到农村偏远薄弱学校,我们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工资津贴等方面对薄弱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有很多学校还开通了班车、建设了教师周转宿舍,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解决了师资这一多年来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据了解,自今年起,德州市将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按照这一原则,今年将新补充教师15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