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能力着手
发布日期:2011-07-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909次
本报记者 刘金松 通讯员 苗成彦
“我要当名师,我要成为模范教师。”在沂水,这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沂水县将2011年列为“师资队伍建设年”,从启动“十百千”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工程,培育、打造名师入手,采取创新教师教育“母机”、铺设“绿色通道”、废除“荣誉终身制”等措施,为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了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师资瓶颈。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该县将名师培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重中之重”,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的“攀登机制”,启动了“十百千”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工程。这一工程根据教师成长中层级发展目标,集中用三年凤凰彩票分别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评选30名模范教师、300名沂水名师和1000名教学能手。规定中小学教师只有被评为一定层级的名师才有资格参加上一级名师的评选。名优教师梯级培养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起攀登的“梯子”,每名教师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攀到某一层级的顶端。该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与根本。该县将师德建设贯穿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始终,各类和各个层级名师的评选都以师德作为核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为不断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该县相继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捆绑式考核评价机制和教师“他律和自律”结合机制。一方面,将师德考核结果与学校考核、教师职务评聘、评先树优和教师职务任用挂钩。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双十条”规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十条规定》和《教师廉洁从教十条规定》),并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登记制度、每学期教师与学校签订《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另外,还要求学校每学期分别开展一次师德问卷调查、师德论坛、“百名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激励每名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给名优教师“压担子,定职责”,是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县规定,模范教师、沂水名师、教学能手,除了在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绩效工资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外,每年还要至少选拔2名青年教师作为名师对象进行培养,并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以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同学科领先水平。同时,还鼓励名师办讲座、创办名师工作室带“徒弟”等,以不断发挥名师的“种子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为防止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和“高原现象”,使教师永葆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该县对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取得的荣誉实行动态管理,打破了教师“荣誉终身制”带来的弊端。该县规定,凡教师获得的任何荣誉都有“任期”,期限为3年;到期后,要想获得同类荣誉称号,须按照评选标准重新参评。“教师荣誉终身制”的打破,极大地激发了每名教师教书育人和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十百千”工程的实施,打通了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和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人才流动新机制的形成。一方面,让有德有才之人到局机关当“官”。去年9月,该县从乡镇、基层学校选拔有经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干到局机关任职,促进了“顶层”管理与基层学校发展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让优秀教师到薄弱校支教。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52名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合理流动。同时,在局机关和各学校设立“能人岗位”、专家岗位和“名师”岗位,不拘一格起用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和“能人”。
为确保“十百千”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教师教育的统筹管理和专业引领作用,2010年9月,该县组建了教师教育科和教育学术委员会,让教师的培训与教育管理归位,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找到了“娘家”。同时,今年1月以来,该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师资配备优化机制,使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失衡和全县教师整体缺编的难题得到了有效化解,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