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超市”助力山区经济
发布日期:2011-08-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211次
本报记者 蔡 盛 通讯员 王兆瑞
谈及办学之难,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们首先说的是招生问题。然而,在生源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临朐县工贸职业中专却从未受其困扰。他们没有把招生对象局限于初中毕业生,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农村,瞄向了市场,开展“短平快”式的社会培训。
面向当地,建设培训“超市”
“去年,我在工贸中专接受培训后,与别人合伙搞了个装饰公司。一开始找不到活,我发愁;现在活多了,还是愁。”城关街道的农民窦培昌过去在农闲时利用木匠手艺打零工,日子过得挺紧巴。在别人的鼓动下参加了临朐县工贸职专的装潢培训后,他摇身变为“小老板”。培训成为他致富的“及时雨”。像窦培昌这样从临朐县工贸职专“培训超市”受益的农民还有很多。
临朐县工贸职专一直很重视情报分析。在经济发达地区刚出现“用工荒”苗头时,他们就对当地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如下情况: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情况稳定;第二产业用工需求量很大,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第三产业,如精品创汇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都具有大量用工需求。仅在临朐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就有30万缺乏专业技能的剩余劳动力,社会培训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只有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融合,职业教育方能快速发展。基于这一点,该校加强了培训专业建设。他们在第一产业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园艺、种植、养殖等专业,在第二产业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机械化、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建筑工程等专业,在第三产业开设了财会、服装、旅游、烹饪等专业。校长祝月明说:“我们像办超市一样设立这么多专业,社会缺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随来随培训。学校发展,社会受益。”
该校还在乡镇设立了10个培训联系点,通过定向培训、以工代训、闲时培训等形式,推广新知识、新技术,让职业教育延伸到乡村和企业,形成了辐射全县的社会培训网络。这样一来,他们把学校办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主动出击,备足“超市”资源
农村职业学校很难争取到培训项目。为了变“无米之炊”为“借鸡生蛋”,该校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提高培训信息收集的灵敏度,做到随时“出击”;一方面与高等院校、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专家团队和实践基地,制定了一整套培训质量管理制度。每次项目争取都做到资料翔实、目标准确、保障有力。就这样,潍坊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定点培训机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一批好培训项目在临朐县工贸职专生根发芽。
2007年,获知中华职业教育总会委托建设部举行“阳光工程李兆基基金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信息后,该校立即精心准备,多方争取,顺利通过了答辩、现场查验等,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县级培训机构,得到了1000人的培训任务。
家政服务员是紧缺人才,社会需求量大,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掌握家电、护理、烹饪等技术。这个项目在审批上把关很严。在县商务局、财政局的支持下,该校组建了由技师和高级工组成的师资团队,制订了模块化训练培训方案,加强了培训教室建设,最终赢得了评委认可,去年获得了500人的培训任务。如今,这500名家政服务员已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
争取到项目,未必能展开培训。对带着“组织命令”参加培训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很好组织,但对农民工培训则困难重重。就像一些农民说的:“现在到处缺劳力。即使不参加培训,一天也能挣100多块钱。参加培训费时费工,耽误赚钱。”该校组织人员到农民家中做过宣传,到劳务市场发过传单,一直“雷声大雨点少”。最后,他们终于在一个叫高登祥的农民工身上打开了缺口。高登祥是架子工,长期在劳务市场打拼,但多数时候是在等活。由于正规建筑公司严把工人招聘关,因此他只能到农村的小建筑队干活。经过培训取得土建施工员中级关键岗位证书后,他拉起了自己的建筑队。尝到创业甜头后,他要求进入建筑队的技术工人必须参加工贸职专的培训。高登祥的成功一下子成了学校的“活广告”,带动了劳务市场,激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热情,甚至吸引了青州、昌乐等县市的1628名农民工到该校培训。
该校培训处主任白兴福说:“我们的培训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不仅许多企业前来联系培训,而且一些机关单位也看上了我们的培训业务。早在5月,下半年的培训日程就排满了。”
贴心服务,吸引“超市”顾客
近年来,临朐县铝型材、不锈钢、机电、电子、建筑以及奶牛、大棚果等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急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学校得知后,试探着与企业、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协议。没有专业教师,怎么办?与驻潍坊的高校联办,共享师资。没有实训基地,怎么办?企业提供。没有实习教材,怎么办?自编教材。临朐县上述行业的技术骨干95%以上接受过该校的培训。
企事业单位每天都要高效运转,短时培训还能接受,大规模、长凤凰彩票集中培训显然不合时宜。怎么办?上门服务,把课堂搬进生产一线,开展“错时培训”:每天利用班前会凤凰彩票集中授课,工作中分类指导,下班时集中点评,周日定期培训。总之,与企业密切协商,划分好培训批次,保证师资满足供应、保证培训按计划进行、保证培训质量达到要求。这种培训既免除了培训人员的奔波之苦,还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
大棚果、奶牛等特色农业项目相对分散,人员不好组织,而由高校教授和县农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培训师资也不可能“全天候”。对这类组织难度大的培训,该校依托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技术服务站,利用周六和周日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以解答疑问为主。课堂就设在种植养殖聚集区里,让种植养殖户近距离接受前沿技术。仅去年一年,该校就组织培训183场次,受训农民达3200余人。果农宋立健高兴地说:“今年,我的三个樱桃大棚在专家的指导下全部丰收,纯挣八万块钱。明年,我准备再上两个大棚。”
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满足人们渴望在家里、在办公室里就能接受培训的心态,该校充分利用临朐电大、奥鹏网上教学平台开展学历加技能培训,现开设本专科专业32个,在校生达到856人。运用“小组协作学习”网络教学模式,让学员养成了“要学习、用网络,查资料、看平台”的学习习惯,实现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