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千万资助金让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本报讯(记者 王蕾 通讯员 王文炎)“俺孩子能上大学,多亏了信用助学贷款。国家的这项好政策,真为我们这样的困难家庭帮了大忙啊。”8月8日,在无棣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服务大厅,陪儿子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刘希坤高兴地说。刘希坤是无棣县西小王乡刘家庄子村人,儿子刘景瑞今年考入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入学需要缴纳学费1.5万余元。刘景瑞家境并不富裕,父母种地收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一家人面对着崭新的入学通知书,愁眉不展。“是助学贷款让我转变了想要放弃学业辍学打工的念头。助学贷款帮我圆了大学梦,我会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的。”拿着助学贷款申请表和入学通知书,刘景瑞情绪有些激动。
  自8月1日起,无棣县正式启动今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新生、在校生“应贷尽贷”。由于事先宣传到位,助学贷款开办首日,就有93人办理了贷款手续。据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针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贷款对象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的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并被规定范围内学校录取的学生也享受此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实施,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负担。贷款金额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借款人每学年申请的贷款金额为1000元至6000元,贷款期限最少不低于6年,最多不超过14年,解决了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生活费难以入学的难题。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发放、资金划转和本息回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完成,在很大程度上给贷款学生带来了便利。
  记者从无棣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无棣县自2008年开始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前3年共发放信用助学贷款1520万元,帮助近3000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圆了大学梦。据估计,无棣县今年将有1500多名贫困大学新生、在校生受益于信用助学贷款,资助金额将达1000余万元。为便于贫困大学生贷款,无棣县在教育局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安排专门人员为贷款人员讲解有关政策,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了助学贷款“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