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超市”呵护受助贫困学生

本报记者 胡乐彪
  一间20多平方米的“超市”内,摆放着3排长长的货柜,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书包、本子、文具盒、水壶、羽毛球等物品。可以说,这里除衣服、鞋袜和食品等外,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所用物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超市,那就错了。它坐落在枣庄市峄城区棠阴中学,是该校自办的“爱心超市”。
使命在心中激荡
  棠阴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共有1000多名学生。其中,部分学生因为失去单亲甚至双亲,或者因为父母身患重病或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有时,他们会为买一个本子、一个文具盒而苦恼好几天。
  尽管如此,这些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有较强的自尊心,大多三缄其口,不愿表露出来并求助于别人。
  不过,学生们平时的衣着装束,在学校食堂的饮食标准,终究瞒不过细心的校领导和教师。在悄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他们发现,家庭比较困难学生占到5.3%。
  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强烈的责任心让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识到:要想尽办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经过多次论证,棠阴中学决定开办“爱心超市”,通过发放“爱心券”的方式,让贫困学生根据需要凭券领取所需之物。这样,既向学生及时伸出了援手,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让他们愉快地接受。
  2011年12月6日,棠阴中学“爱心超市”经过一番筹备,正式挂牌“开业”。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捐赠,再将捐赠品以超市物品的形式发放给贫困学生。
爱心在不断延伸
  棠阴中学作为一所乡村中学,创办“爱心超市”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该校德育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超市里最初摆放的学习用品,大多是学校发动教师捐款买来的。
  “教师们的爱心,感动了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位教师介绍说,也有不少学生慷慨解囊。不过,他们不直接接受来自学生的捐赠。为不挫伤学生的爱心,学校引导各班成立了废品回收组,或成立手工制作组,将变卖废品、手工作品所得交到“爱心超市”。
  棠阴中学有个“爱心超市”的消息不胫而走,师生们的爱心延伸到社会。于是,枣庄利华运输公司经理王星龙、峄城区屠宰场经理李华北、峄城区大光明眼镜店经理杜华北先后到此,以个人名义分别捐助1000元或2000元。峄城区教育局、峄城区红十字会等单位也分别送来了几千元资助金。
  峄城区公安分局民警李兆东,在家庭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送来了1000元钱。他说:“搭一把手,就可圆一个孩子的梦。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
  据统计,目前该校已收到2万余元的捐助。学校用这些钱,购来一大批学习及生活用品,并标上超低价让学生兑换。爱心滋润着每一名贫困学生。
资助方式保护学生自尊
  那么,在具体的资助方式上,棠阴中学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爱心超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的贫困学生,一般要经过个人申请、班主任推荐、学校领导审批三个环节产生。学校印制了‘爱心超市’购物券,定期向每名贫困生发放30元的‘爱心券’。”校长邵锐介绍。为方便学生使用,学校印制的“爱心券”分为5角、1元、2元、5元、10元等面额。“爱心超市”在每周一、三、五的第8节课凤凰彩票开放,届时学生可以手持“爱心券”购物。
  为了做到公正、让社会放心,棠阴中学建立了物品进出台账及管理办法,所有物品都根据标准发放。
  记者采访时,正看到一名女生来超市“购物”。只见她从货架上取下一支标价5元的钢笔,然后来到超市管理员李薇老师身边,从手里的一沓“爱心券”中抽出一张5元券,递给李老师。李老师随即做好物品“出库”记录。
  征得同意后,记者采访了这名女生。她今年上八年级,父母离异,跟祖父母一起生活。家中几亩薄地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尽管父亲在外打工赚钱,但全家生活上仍面临着不少困难,给她的学习也带来不小的影响。
  “自从校园有了‘爱心超市’,我就再也不用为没钱买生活、学习用品发愁了。”这名女生高兴地说,“学校真是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
  记者在“爱心超市”看到,墙上有“奉献爱心、温暖校园”等条幅和捐赠人员名单,让人倍感温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超市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凝结着爱心和关怀。”
  “在这项工作上,我们明确了专人负责,而且控制参与人数,最大可能地保护受助学生的稳私。”李老师说,“学生都有自尊心,而且比成人更为敏感。好事如果办不好,可能就会变成坏事,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以前看电视时,常常看到一些大张旗鼓为学生献爱心的场面。”学生孙明(化名)说,“我很反感这样的捐助形式,因为镜头让受助者的隐私一览无余。”他对学校通过超市资助的办法十分喜欢。因为,“爱心超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棠阴中学,随着凤凰彩票的流逝,爱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渐渐生根发芽。他们不仅享受着关爱,而且学会了感恩。
  七年级受助学生王珉(化名)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而且也懂得了关心照顾他人。今后,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
  据了解,棠阴中学的“爱心超市”运转半年多来,已为50余名贫困学生发放4次“爱心券”。学生凭券在这里领取的各类生活和学习物品共计765件,总价值达到6000余元。邵锐校长表示,作为一种捐资助学的新模式,“爱心超市”将长期搞下去。通过这一平台,学校要让献爱心者有地“出力”,让需要帮助者有处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