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农村新聘教师先留城后下乡

  本报讯(通讯员 张桂玲 翟鹏德)“有了这么多优秀教师作支撑,无须择校,就能享受到跟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我们农村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近日,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又一均衡“新政”的实施,在所有农村学校的校长、师生及家长们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悉,为加快实现“城乡教育零差距”的目标,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日前出台新规:新招聘的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后,先派到城区优质校由其代培,历练两年后再返回农村学校岗位深化锻炼。他们一面将自己在优质校学到的东西进行吸收内化,一面用之于教学实践。几年后,视其成长情况教育局再派其到国内外知名学校参与挂职锻炼,继续参与更高层次的提升式培训。这样,便形成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培训链”。新聘教师在城区学校“优培”期间,农村学校空余岗位由城区优质校相应数量的骨干教师自主申报,并由区教育局根据情况采取统一调配的方式派往农村学校支教,进行补充。目前,经教育局反复研究决定,定于两年后回农村校工作的111名新聘教师已分别被派到区实验中学、张店七中、张店八中、凯瑞小学、祥瑞园小学等17所城区优质学校代培。相应数量的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也已分别到全区25所农村学校顶岗,并已全部到位。
  孩子在南定小学上二年级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张店各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设施配备,城乡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但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与城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本想今年通过购置学区房的途径让孩子转到城区学校上学,得知这一“喜讯”后,立即取消了购房计划。谈到新政策的实施,张先生非常激动:“今年优质师资力量补充到农村学校的力度之大、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教育局的这一决策,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在张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据了解,为确保“优培”模式有序高效运行,教育局还规定,“优培”教师所在的优质学校要负责为其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培养计划,可以采取“多对一”式帮扶行动,即从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教育理论素养等各个方面由本校相应有专长的骨干教师共同对“优培”教师进行全方位辅导。与此同时,教育局还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激励机制,根据“优培”负责学校的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落实到位及培养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此增强其责任意识。对参与“优培”教师的考核,则由所在学校全面负责。两年“优培”期满,当代培教师基本实现由新手到合格再到优秀的质变后,再全部返回农村学校任教。
  “教育局采取这种‘优培’模式,可谓是多赢之举。”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已有20年教育经历的湖田中学校长孙玉琢认为,“一方面,优质学校的良好环境有利于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经过两年代培后由新手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教师的新聘教师,无疑为农村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储备了骨干力量,相当于每年都为农村学校输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而最终的受益者,必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
  据张店区教育局副局长邹云慧介绍,以前新招聘的教师都是直接到农村学校任教,虽然此举初衷是给农村学校输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生力量,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相对闭塞,不少新聘教师被直接分配到农村学校后,错过了在优良环境中快速提升的职业成长黄金期,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导致专业成长迟缓。所以,实施农村新聘教师“优培”模式是加快实现张店教育优质公平的必然选择。
  张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毕作坤表示,对农村新聘教师实施“优培”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优质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优质资源价值最大化,为农村新聘教师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城区学校高品位文化的熏陶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下,新聘教师在最短的凤凰彩票内迈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缩短了培养周期。这种全新培养模式为农村师资培养开创了新局面,也必将会使张店农村教育发展呈现出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