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峄城教育推开面向大众的门

本报记者 乐文 通讯员 孙晋之 侯强
  9月5日至10日,枣庄市峄城区坛山广场一下子“火”了起来,首届“全区教育成果展”在这里“开席”。几天来,尽管时而烈日当空,时而秋雨霏霏,却无法减退广大市民参与欣赏的热情。人潮涌动的展览现场、别具一格的主题活动、争相亮相的技能和才艺展示……这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成为今秋最美好的记忆。
  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全区7个镇街,6所区直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历经两个月精心设计出的“成绩报告单”,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携手亮相这次“教育博览会”。他们用一幅幅形象的图片、一声声生动的解说、一件件优秀的作品、一组组真实的数据,真实地再现了峄城教育近年来不断前进的坚实足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踏进“教博会”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峄城区教育成就综合展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2010年作出了创建省教育示范区的决定,从而拉动了峄城教育强劲发展。”据区教育局局长孙中军介绍,该区近几年来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资金超过3.5亿元。通过大力实施“三亮三改”、“两免一补”、“校舍安全”、“教育信息化”等工程,教育实现了大投入、大改观。峄城区先后顺利通过“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和“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区”验收,填补了枣庄教育的空白。尤其是最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更有力地说明了教育的靠前位次。
  7日上午,区委书记刘振学,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贺泽等领导莅临成果展现场,重点参观了学前教育展区、中小学教育展区和职业教育展区等展区。每到一处,他们都认真细致地了解展位的主题内容以及教育部门、学校在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及构建和谐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高度评价本届博览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引领教育未来的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峄城区实验幼儿园展区,记者看到,这里陈列着小朋友们的很多手工制作展品,既有用易拉罐制作的花篮,又有用饮料盒制作的机器人,还有用树叶贴制的粘贴画。参观者纷纷驻足,展板前围满了热情的观众。看着这样精美的手工艺作品,真难相信这出自幼儿园小朋友之手。
  在中小学展区,有些学校模型展示让人眼前一亮:楼群高矗,亭台错落,校园里种满了花草树木,乍一看还以为是公园呢!其实,这是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的缩影。
  几名身穿素雅职业装的窈窕少女,正在进行着茶艺表演,每一个动作都向人们传递着以茶传情、以茶会友的好客精神。在职业学校展区,栩栩如生的十字绣、精致的焊接雕塑作品、构思奇巧的扎花等,充分展示了职校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特别是学生们拿出“看家本领”进行的才艺大展演、现场技能展示,用真功夫回答了“中职生在校到底学了些什么”这一问题。他们的精湛技艺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的则是阴平镇展区的“网络磨课”展示环节。刘振学在展区现场,通过视频向距城区二十公里的阴平小学师生致以问候,大屏幕上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 
  在这场盛大的成果展中,广大市民朋友不仅了解了教育,更亲身参与教育,体会到教育的巨大变化。
  “真没想到咱峄城的教育这样先进,真没想到峄城的教育如此有特色!”市民王先生兴奋地对记者说,“让孩子在这里生活和学习,做家长的很放心。”
  “此次教育博览会,在充分展示全区教育发展成果、赢得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增进与区内外的教育交流合作。”孙中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