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内涵合作带给职业学校发展新机会
发布日期:2012-10-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085次
本报记者 李震
在莱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采访时,教室外的“美京班”、“红领班”等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该校与企业合作,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班和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合作的模式。记者了解到,学校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的“宽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合作的“深度”,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显现合作的“力度”,借力发展,给学校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机会。
学生就业率得到提高
目前,莱阳市职业中专外事服务专业与北京美京餐饮有限公司设立了1个“美京班”,服装专业与青岛红领集团设立了2个“红领班”,汽修专业与上海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设立了2个“五菱班”。同时,外事服务专业与烟台金山集团、服装专业与莱阳绮丽服装有限公司、机电专业与威海因塔斯集团开展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
得到优化
“自从进入了冠名班,俺成了香饽饽,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好了,找工作再也不发愁了。”“五菱班”学生王佳入学后,即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现在安心学习,提高生产技能,等完成学业后就进企业上班,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每个冠名班里,学校都安排专业教师带队,与企业共同负责学生在实训期间的教学和管理。企业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教师加强对实训学生专业教学和实训生产的管理,从而实现了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双赢。
为了使最前沿的、企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贾培华说:“学校邀请企业、行业专业人员和校内教学骨干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把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延伸到课程设置中去,确定了包括职业素质、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项目实训、企业实训的专业课程。对教学内容,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特点,对原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删除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反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内容。”
据了解,目前,该校已编撰和试行了10余本校本教材,优化了教材内容,推广了新技术,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校企共建师资团队的办法,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层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该校党委书记范志毅说,“‘请进来’就是将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学校,通过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实地演示等形式,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走出去’就是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顶岗锻炼,尤其是到合作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以增强教师对企业生产的熟悉程度,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近年来,有20多名企业技术人员到该校兼职,该校有60多名教师参加了企业的顶岗锻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80%以上。
实训条件和办学渠道
得到拓展
如何突破办学资金瓶颈,加快学校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思考的头等大事。为此,该校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工作,与莱阳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学校拿出2000平方米的厂房,企业投入65台、价值380万元的生产设备,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莱阳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实训基地的生产由我们负责。我们按照企业的运营规律组织生产,既完成了生产任务,又解决了学校师资短缺、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双赢。”
现在,该校的实训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形成了“车间即课堂”的教学模式。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