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取暖让莱阳中小学生过上“暖冬”

本报记者 李震
  几场雪落下之后,胶东半岛的温度逐渐降低,已进入寒冬。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莱阳市各中小学的教室里却是温暖如春。这主要得益于莱阳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暖冬工程。
碳晶板取暖:
投资小,热效率高
  清晨,记者走进大夼中心中学。学生们已陆陆续续来上学了。他们走进教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厚重的外套。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农村学校教室里冬季常用的土炉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墙上一排类似暖气片的薄板。
  该校教师于喜艳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安装的碳晶板取暖设备。打开设备开关之后可以设定温度,很容易操作。一般教室设定18℃~20℃,一小时左右就能达到设定温度,达到之后会自动停止,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会自动加热,这样教室可以保持恒定温度。
  据该校校长赵炳智介绍,今年学校通过政府招标方式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碳晶板取暖设备,每天每个教室只需3度电便可使室内温度达标,18个教室仅用9万元就改造成功。以前用土炉子取暖,既不卫生又不安全。使用碳晶板取暖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投资小,热效率高,占地小,环保安全,操作简单。
秸秆颗粒取暖:
环保节能,低碳高效
  在照旺庄中心小学的锅炉房,一台取暖锅炉正在正常运转,炉膛内窜起红红的火焰,将源源不断的热量送入每个教室。这台取暖炉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它所用的燃料不是煤炭,而是可再生的秸秆。
  照旺庄中心小学副校长隋景玉介绍说,用木渣、秸秆压缩成的材料做燃料,节能环保,低碳高效。
  据了解,这台投资30余万元的节能锅炉已经使用两年了。它不但环保安全,而且产热量与同规格的煤炭锅炉相比,要高出一倍多。
  隋景玉告诉记者,莱阳市教体局实施“211”工程,为学校安装了秸秆取暖炉,既卫生又节能,教室里的温度也比以前高了。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条件,学习劲头更大了。
空调取暖:
农村寄宿生用上了空调
  “宿舍里装上了空调,这个冬天孩子再也不用挨冻,可以睡个暖和觉了。”谭格庄中学学生迟浩文的家长高兴地告诉记者,“谭格庄镇只有条件好的家庭才能用上空调,现在孩子在学校也用上了空调,住宿条件比市里的学校都好,俺们做家长的一百个放心。”
  “谭格庄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全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住校。每到冬季,宿舍老旧的铁架门窗都会漏风,学生就会挨冻。”该校校长宫美春告诉记者,“十八大召开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他们主动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并召开家长会,取得多方的鼎力相助,投资10多万元,将谭格庄、沈家2处初中宿舍的破旧门窗统一更换为塑钢门窗,投资20多万元为学生宿舍安装上了冷暖空调。
  “自从局里实施‘关爱行动’以来,校长围着师生转,为师生解决工作、学习上的困难,我们打心眼里感激。现在,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更好了,老师们的凝聚力更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该校教师孙艳和记者谈起来滔滔不绝。
  据记者了解,目前为止,莱阳市已有羊郡、山前店、柏林庄等5所学校使用碳晶板取暖设备,6所学校使用空调,7所学校使用秸秆颗粒环保锅炉,城区集体供暖主管道已经输送到开发区中学。明年,城区学校将全部集中供暖,15所学校计划使用碳晶板取暖设备。届时,全市中小学将全部采用环保安全、节能高效的取暖设备,确保中小学生在安全温暖的校舍中度过每一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