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莱城工业区吐丝口小学两千师生吃上营养午餐

  本报讯(记者 任甲斌 通讯员 吴其林)日前,记者走进了莱芜市莱城工业区吐丝口小学学校餐厅。正值午餐凤凰彩票,五年级(1)班学生姜伟清和往常一样排着队走进餐厅。在饭菜窗口,他领到一根鸡腿、一大勺猪肉炖白菜、一碗金针菇汤、两个火烧,然后坐在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在家吃好还是在学校吃好?”记者问。“当然是在学校吃好,人多菜香胃口好。”姜伟清笑着说。姜伟清家住口镇枣园村,合校后来到新建的吐丝口小学。在原来的学校时,她中午不是回家吃就是吃小饭桌。本学期开学不久来到新校后,她都是与同学在餐厅共进午餐。她说,学校距家五六里路,中午回家路太远,吃小饭桌不划算,在学校食堂吃既方便又开心。
每顿饭4元5角钱
  吐丝口小学是一所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去年8月30日正式启用,合并了太平、官水、古城等6所村办小学。
  “合校后,近2000名师生全部在餐厅吃午饭。”该校校长李金之向记者说起了营养午餐的摸索过程。他与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家长算了这样一笔账:孩子原来在村小上学,每天接送4次,而在新校吃午饭可以减少接送2次,不但减少了安全隐患,而且接送车辆的油钱、充电费等折合起来也得节省4元钱。一、二年级学生收4元钱的午餐费,相当于免费吃;三、四、五年级收4元5角钱,相当于只交5角钱。这笔账算到了家长的心窝里。“午餐收费标准并不是由谁随意定的。开学第一周,由学校垫资,先让学生免费吃午餐,一周5天,学生每天饭款的平均值是4.31元。为此,学校进行公开、公示:一、二年级收4元,三、四、五年级收4元5角。”李金之告诉记者,“每月按22天计算,每月一收,分别收88元和99元,家长没有一个不乐意的。”
营养食谱一个月内不重复
  学校推出营养午餐计划,专门聘请北京一名高级营养师和当地一名营养师制定科学食谱。供餐采取一副一正,副餐在上午9:30,以豆汁、水果、小点心为主;全体师生的中午正餐为一荤一素一汤。“一个月内食谱不重复,每日为学生保证不低于2200卡的热量。”李金之笑着说。
  餐厅不外包,由学校经营,绝对零利润。莱城工业区为学校招聘了13名工人,统一配发工资;学校选派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的教师专门负责,耐心细致地做好食品、菜蔬选购及餐厅卫生、餐具消毒等各项工作。2012年9月,学校还拿到了市级饮食服务安全示范单位的牌子,并被评为A级服务等级。
吃出生活好习惯
  李金之告诉记者,刚开始时组织午餐很不容易,全校教职工齐上阵,一顿饭竟用了两个小时。有五分之一的一年级学生不会用筷子,眼望着盘子等老师喂,老师只得手把手地教。一个多月过去了,学生能自理了,不挑食了,也不乱扔食物了。“其实吃饭也是课程,要纠正学生偏食,让学生合理膳食,培养节俭、谦虚、礼让等习惯,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
  记者在餐厅看到,无论是哪个年级,学生都排着队,有序领取餐具、饭菜,用餐后自觉排队倒菜汤、交餐盘。值周学生随时巡视、管理,整个就餐过程和谐有序。不少低年级学生把没吃完的鸡腿包好带走,没一个乱扔的。一年级(4)班学生郑文莹悄悄地对记者说:“我要把鸡腿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尝尝。”李金之还告诉记者,已有12名学生从城里转学回来,家长看重的就是学校的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