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增强职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 刘金松 通讯员 李顺
  “在这里不用交学费,每年还能发1500元助学金,关键是能学到非常实用的专业技术,毕业后就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直接上岗。”临沂市临沭县职业中专学生张迪对记者说。
  张迪的“满意”是该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沂市结合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全市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据统计,该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部分重点学校就业率达100%。
  2007年以来,该市累计投资6615万元,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购置设备816台(套),先后完成了临沂技术学院、临沂高级技工学校、临沂交通技术学院、临沂煤炭高级技工学校等4所高级技工学校的设施配备,实训基地条件不断改善。此外,还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临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建设。临沂职业学院、临沂高级财经学校和临沂电力学校也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专项资金1040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提升办学硬实力的同时,该市狠抓职教教研,成立了机械制造与加工、机电技术等26个专业、学科教学教研中心组。中心组共有成员224名,基地学校26处。建立起市、县(区)、校三位一体的职教教研网络,成功举办了全市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以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临沂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临沂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使该市职校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该市通过采取外送培训、在岗就读、外聘指导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先后组织教干教师452人次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学习培训班,并遴选企业高级技师、技师担任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操作技能。除教师培训外,该市还认真开展学生培训工作。2012年,该市各职业、成人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人数达22万人次,其中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参训率达90%以上,增强了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为科学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该市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认定工作,认定合格中等职业学校17处,市级重点专业50个,每个专业获得10万元扶持资金。3年来,全市重点专业建设共投入资金2500万元,保证了有限资金向合格学校、重点专业倾斜,增强了教育教学战斗力。
  该市历来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并以此作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2012年,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有13个专业43个项目的1247名师生参赛,是历届技能大赛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一等奖122个、二等奖236个、三等奖355个。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7个。5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当前,我市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要加强技能培训带动社会劳动力就业,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该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