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推进教研协作区引领学校“抱团”发展
发布日期:2013-04-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351次
本报讯(记者 李波 通讯员 王平乾)近日,莒县教育局创新建立教研协作区,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该局统筹考虑全县中小学空间布局,将全县238所学校划分为6个教研协作区,通过开展集体教研、教学观摩、交流合作等活动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研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教研力量优势互补和学校之间抱团发展。
不久前,该县第五教研协作区教研活动在浮来山镇中心初中举行。作为召集学校的浮来山镇中心初中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该校代表莒县参加了在泰安市举行的2012年“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并作典型发言。教研活动中,校长刘立启首先就学校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的理念进行了解读,重点突出了学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随后,该校2名优秀教师举行了观摩课展示。在最后的集体研讨中,协作区学校就寒假之前的教学安排和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据悉,教研协作区一般由4~6所学校组成,教研活动由协作区内各学校轮流主持,每学期确定一所学校为召集学校,主要负责本协作区教研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制定本协作区教研计划,确定教研专题,研究布置教研工作,组织开展协作区教研活动。教研协作区活动主要围绕“高效课堂的建构”展开,一般按照“确定主题——准备主题发言——组织研讨课——引领观课——评课(议课)、交流、答辨——专家点评——总结”的模式进行。教研方式则灵活多样,主要采用“示范与观摩”、“说课与反思”、“评课与对话”、“观课与议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沙龙式研讨”等方式。每次活动结束后,召集学校都会做资料积累,写活动总结;协作区内各学校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研讨、反思、总结、拓展、延伸,真正实现教研活动的深化、优化。
教研协作区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该县的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了先进学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切实加强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课程和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