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感动中升华
发布日期:2013-05-2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968次
本报记者 商荣宾 通讯员 傅伟宗
感动是心与心的交融,培养灵魂的教育需要感动。寿光市圣都中学从育人先育心的角度入手,开展了感动教育,在师生、家长、社会之间用“感动”汇聚了育人的强大能量,有力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让教育焕发出了动人的光彩。
规划人生,真诚关注三十年
“给自己的生命留下感动!”这是寿光圣都中学校长黄本东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主题。“感动”逐渐成为这个校园的背景音。圣都中学校园里蓬勃开展的“规划人生,真诚关注三十年”育人工程,就是感动教育系列活动之一。
2012年春,新学期伊始,圣都中学的学生拿到了一份厚达12个页码的成长档案。该档案除了记录学生进步的足迹,还有各阶段的人生规划目标和成长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获奖证书、优秀作业、优秀日记等,也收藏在这份档案中。三年的高中生活结束,一长串足迹,见证着成长,也见证着心底的誓言,更刻录下灵魂的感动。
一份档案,仅仅是起点。学生离校后,学校进行为期三十年的跟踪关注,从学业、就业,到事业发展,每年都有专人进行跟踪关注,并将关注结果载入档案中。这是一份终生性、全方位的人生大事记,是圣都学子独享的“文化福利”。
“这是一项基于终生发展的长期工程。学校收藏的是学生的价值,见证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誓言。我们试图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好地履行对学生的教育承诺。这样,也就避免了单纯的德育容易流于形式的不足,对学生的目标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党总支书记傅伟宗如是说。
好好学习,考入理想的大学,在简单而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学生们孜孜以求。至于人生的定位、职业的选择,学生们则思考很少。于是,个别人胸无大志随波逐流就难以避免。
为此,圣都中学成立了“人生规划指导委员会”,不仅配备专门的人生规划指导教师,还对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使其也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委员会由学校的“人生规划办公室”具体管理和调度,并负责三十年关注工程的实施。
2012年6月30日,“圣都中学高考志愿填报暨大学生活指导讲座”隆重举行,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里也坐满了听众。前来倾听讲座的有已经离开校门的圣都学子,有学生家长,还有兄弟学校的老师。为学生规划人生,真诚关注三十年,充分体现了圣都中学育人的远见卓识。
坚守教育良知,不放弃一名学生
“不放弃一名学生”,这个近乎偏执的教育命题,使圣都人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充满感动的育人之路。
在学校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和流程的同时,每个班也建立了以班主任、科任教师、包班干部、教育处教育干事、专职心理咨询师为核心的班教导会。教导会在详细调查和家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每名学生的学情和成长背景,然后按类分组,为每名学生制定出适合的教育方案,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总有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锁!”这是圣都中学干部教师的自信和执着。对一些父母“没招”、“没辙”的学生,老师们在细微处发现了若干教育契机。在“哭着进来、笑着出去”的心理咨询室,仅2012年上半年,通过3名专职心理教师“治愈”的“准辍学生”以及违纪生就有12人。
责任为天,精心培育每名学生
当一种理念成为教师的习惯时,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才会是震撼性的。圣都中学“责任为天”的理念就是如此。
“全员育人,圣都一家亲”等一系列长期性育人工程的助推,让“责任为天”逐渐成为圣都中学教师们的职业信仰,从而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师生故事。
2012年11月,“成长心连心”活动在学校体育馆举行,长达6个小时的亲情体验后,几十名长期与父母难以沟通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相拥而涕。今年1月31日,“读懂父母亲情体验”拉开了帷幕,高一、高二3000余名学生在深思与泪水中体验了亲情的另一番内涵……
在圣都中学,周末、节假日只要还有一名学生没有离校,从班主任直到校长的手机,就一直为他敞开着;平日里,班主任起在学生前头、吃在学生后头、睡在学生后头,全天候担当学生的心灵保姆;只要有学生出现厌学、辍学以及多次违纪苗头,德育流程框架内的每一名教师都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