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信息化学校的领跑人
发布日期:2013-05-3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758次
本报记者 刘金松
一所由村级联办小学异地选址新建的学校,如何在不到两年的凤凰彩票里,成为沂蒙革命老区第一所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日前到临沂市河东区工业园实验学校采访了该校校长高向国。他说:“是我们的定位准确,是我们的团队优秀,才实现了学校今天的发展。”
一位让思考与实践同行的校长
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前身是当地一所村级联办小学,2009年8月因校舍改造异地选址新建,2010年12月重新挂牌成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如何探寻学校的发展之路?2011年3月上任校长伊始,高向国便陷入了深思。几经调研、论证,他确定了“规范——提升——创优”三步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学校”的指导思想,把信息化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学校管理思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是解放思想的不竭动力,也是高向国的一贯风格。他的文件包里始终放着教育专著,哪怕电脑开机等待时的几十秒,乘车旅途中的间隙,他都会见缝插针地读上几页。
高向国的成功还源于他的创新意识、执着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研究”和山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构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级成果评选一等奖;他率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电脑机器人教学……
这位“70后校长”针对学校地处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居多的实际,提出了“为每一个孩子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创设了“时刻都是新的起点”的校训,倡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风。
针对学校教师来自全区各乡镇的实际,他提出了“学校、教师、学生共发展”的口号,建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信息技术研发工作室,自主研发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并通过开展教师亮点工作系列展示、银杏讲坛、“校园因你而美丽”等活动,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使学校拥有了包括沂蒙名师、河东名师、市区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等42人的一流师资团队。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居多、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势,高向国又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智慧校园”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这所蜕变于普通村小的实验学校迅速崛起。
一位让传统与现代接轨的校长
高向国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受到严重挑战,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让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他跑经费、拉赞助,使学校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班班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系统,实现了千兆网络到校园,百兆到桌面。学校率先在临沂市开展了“一对一”网络教学,引进了“按按按”互动反馈式教学系统和敏特英语教学系统,并自主研发了学校管理及教学应用平台。
目前,这一管理平台已在全市推广并被选入山东省电教教材目录。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登录平台畅所欲言,实现无限制沟通。在这个平台上,既有“你很聪明,爱动脑筋,如果上课能集中精力,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会有更大提高”的总体评价,也有“你的字比以前漂亮了,继续努力啊”的随时点评……所有这些都清晰而真实地再现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历程,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像这样的应用平台该校还有很多,如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物品报修平台……各种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利用,既规范了学校的管理方式,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老师正在用“按按按”互动反馈式教学系统教授“圆的认识”。面对提问,聚精会神的学生们手持遥控器,按键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系统特有的统计功能马上显示出,3号、25号同学答案错误,全班正确率为95%!随后,老师便和两名同学进行交流……这是该校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个镜头。
类似的剪影还有很多。英语课上,欢快的英文歌曲正播放着,任课老师运用“抓屏”功能,从视频中将要学习的动作图像捕捉展示,然后运用电子笔操控。随着光圈的变化,学生们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上台,来到电子白板前“抓动物”、学单词。语文课上,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介绍;教师则通过网络进行试题分发、作业布置。鲜活的课堂教育,师生间的人机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愉悦。
两年来,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教师视频网定点观摩校等多项荣誉,承办了临沂市科研管理网络化、市数字化校园创建等多个市区级现场会,高向国先后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苏鲁豫皖电教会、山东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一位让传承与发展交融的校长
“学习银杏精神,爱我银杏气节,传承银杏品格。”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学生的宣誓声响彻校园。该校为打造银杏文化,面向全区开展了教师、学生誓词征集活动。
据高向国介绍,改建前的老校院中有棵树龄两百多年的银杏树,“状如虬怒,势如蠖曲,姿如凤舞,气如龙蟠”,像忠实长者守护着学校和学生的成长。银杏树旺盛的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耐性被他看重。
于是,七彩银杏中队、银杏娃中队、银杏苗中队,一个个中队以银杏命名;银杏文学社、银杏广播站、银杏实践基地先后建立。学校将银杏文化元素融汇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丰富了银杏文化的内涵。
诵读小状元、行为小标兵、学习小模范、银杏之生的评选,教学之星、管理之星、道德之星、银杏之师的评选,促进了银杏评价体系的完善;《银杏飘香》校刊、《正是银杏飘香时》教师文集的结集出版,促进了银杏成果的提炼;亮点系列展示、经典诵读、银杏讲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银杏文化的打造。
目前,以银杏叶务实、奉献、和谐、包容的精神打造的教师风采,以银杏果的自强、坚毅、宽广、致远风骨塑造的学生形象,以银杏树特有的博爱、求实、顽强、奉献精神彰显的学校精神,已成为该校银杏精神的新体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向国带领着学校一班人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学校从村小到一流实验学校的华丽转身。高向国表示,学校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信息化发展特色,依托文化建设年活动,寻找信息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为“教”和“学”的变革确立坚实的支点。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