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山东教育报》的“第一次”
发布日期:2013-06-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329次
廉德忠
1996年9月,我从中学的讲台被调入平阴县教育局,从一个“耍嘴皮子”的教书匠变成了“弄笔杆子”的机关秘书。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公文之旅,起航了记者之梦,与省内外多家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其中,与《山东教育报》的关系,情谊最切,印痕最深,可以用“情缘”来形容。
第一次拜访编辑部
1996年10月初,进教育局不久,我便坐公共汽车来到济南。到省城后又坐公交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山东教育报》编辑部。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主编室,自我介绍后,时任主编吴三元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叫来了所有编辑、记者,一一向我介绍他们的姓名、负责的版面。从那时起,我与《山东教育报》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我的第一篇工作通讯稿、第一篇人物报道、第一篇教育观察稿、第一篇访谈稿件,都是在《山东教育报》发表的。到现在为止,我总共写下各类新闻作品100多万字,其中大多数发表在这张报纸上。2003年3月1日,《山东教育报》县级记者站成立大会在青州召开,平阴县有幸成为首批建站的县区之一,我也成为“真正”的记者,与编辑部的关系更加紧密,联系更多,我的教育记者梦逐渐清晰,一步步变成现实。
第一次进行教育新闻策划
2007年3月底,我到编辑部办事,与主编范宗武谈起平阴一中的餐厅管理情况,说起这个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午、晚两餐稀饭,并发明了“七步熬汤法”。范主编敏锐地感到在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大背景下,这是一则能够引起全局注意的新闻,便马上安排我撰写了《一碗汤里的人文情怀》,发表在4月9日头版头条,并配发了评论《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碗汤》,赢得了读者的好评。随后,编辑部又与山东省教科所、平阴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平阴一中食堂管理经验研讨会,在全省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年之后,编辑部又与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平阴一中食堂管理经验专题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有关领导将平阴一中食堂管理经验誉为农村学校食堂管理的一面旗帜。平阴一中食堂“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传遍了大江南北。吉林省将全省的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会议放在平阴一中召开,省内外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全国各地有很多学校借鉴一中经验,对学校餐厅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使千千万万学子受益。
第一次写作教育观察稿件
发现新闻线索,写成稿件在报纸上变成铅字,那种喜悦和成就感,已经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2005年,我去参加编辑部的工作会议。由于之前自己尝试着写过一两篇教育观察类稿件,会议期间,宋洪昌副主编跟我谈起,编辑部很想对报纸的整体设计和版面进行改革,增加教育观察和教育时评专栏。他鼓励我尝试着多写一写教育观察类稿子。
突然有一天,宋主编给我打来电话,邀我写一篇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稿件。他很仔细地告诉我文章如何布局,写哪些内容,甚至到学校采访的提纲都一一进行了交代。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到学校进行采访、开座谈会、做问卷调查,随后将相关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尝试着写了3000多字。稿件经过宋主编修改、删节,发表之后引起广泛关注。之后,每一篇同类稿子,宋主编都是如此详细地进行指点,使我逐步掌握了教育观察类稿件的基本写法和写作要领。我一发不可收,写下了50多篇这类稿件,而且大多数在报纸发表,在全省同行中落下个“廉观察”的美名。当我打算编辑出版一本个人新闻作品选集时,最不愿舍弃的稿子,就是这类教育观察稿件。
担任《山东教育报》平阴教育局记者站站长职务,做《山东教育报》记者,整整17个年头,这其中有很多“第一次”。虽然现在到学校从事管理工作,但在《山东教育报》记者站工作的经历给了我受之不尽、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