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本报记者 孙松波
  在肥城市,有这样一所学校,每每走进校园,清新之风便扑面而来:早晨,教学楼内书声琅琅,余音不绝;大课间,伴着跑步的节奏,学生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课前一支歌,让学生在优美的歌曲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学校大力营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充满快乐愉悦的音符。
  这所学校就是肥城市龙山中学。龙山中学10年前在原肥城师范基础上改建而成。基于“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目标,历经10年的砥砺洗礼,龙山中学实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省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卫生学校、绿色学校、科普示范学校等省市荣誉20多项。
把常规管理做成精致文化
  龙山中学坚持以生为本,让教育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塑造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让校园成为教师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的乐园、充满希望的田园。
  为提升管理品位,龙山中学积极探索学校精致化管理的新路子,全面落实精致化管理模式,努力促进学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积极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关于精致化管理,校长李志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什么是精致化管理?一切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需求出发,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这就是精致化管理。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够更准、更快、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更快、更好、更有成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把眼光放远,把工作做细,以“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核心,学校创新性地推行了校内办公平台管理机制,成立了精致化管理常规检查组,每天对学校的教学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校内办公平台进行公示,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需求出发,学校修建了960平方米的自行车停车场,修建了塑胶操场,打造了精致课间操——“龙山第一操”。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文学、书法绘画、管弦乐、武术、球类、科技制作等20多个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张扬个性中全面发展。
  “学校在办学、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远见、起点高、要求严,但是又很人性化,注重师生的实际需求。校园氛围可以说是紧张高效、愉悦和谐。”该校教师薛建香说。
  管理中注重民主,精致中体现人文,规范中张扬个性,龙山中学展示出人文校园独有的风采。
让学生“乐”在其中
  2012年8月14日,正值暑假期间,但龙山中学的科技馆和机器人工作室里却是热闹非凡:学生们观摩遥控直升飞机航模表演队飞行表演、学习制作机器人、制作太阳能电力车船……一项项充满科技魅力的发明创造,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获得大奖的学生邓鹏飞说:“这些活动组织得特别好。我每次参加都觉得很刺激,也很有成就感,因为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对自己是个锻炼。”在教育部和全国科协的支持下,龙山中学率先创办了全省第一家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这里不仅成为老师们研究的场所,更是学生们动手实践的小天地。
  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中学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来发展。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发明制作比赛。李志杰告诉记者:“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地参与课堂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是龙山中学始终追求的办学理念,也是课堂教学文化的重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填鸭式’的知识填充,而是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友爱、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实践、学会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索的主人、实践的主人和创新的主人。”遵循这一理念,龙山中学大胆提出了“加减法”,即“加重教师,减轻学生;加重课上,减轻课下;加重校内,减轻校外;加重创造实践性学习,减轻重复机械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学生博客群、年级博客群,在课余凤凰彩票举办主持人大赛、各种主题类型的演讲比赛,组建健美操、音体美等兴趣小组。学校十分注重校外活动课,引领学生到工厂、社会、田间和农户,与社会、生活、自然相联系,采取调查、访问、操作、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走进自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拓展素质。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龙山中学创新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又一亮点。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初三年级先行试点“求知卡”。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张求知卡,学生每向老师请教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就在求知卡上签名,班主任定期对本班学生求知情况进行总结和奖惩。
成就每一位教师
  2012年5月,泰安市教研室在肥城六中为龙山中学杨树滨老师举办“杨树滨老师专业发展研讨会”。这是泰安市首次以个人名字命名报告会。
  杨树滨是山东省优秀教师、第二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年度创新人物。谈起自己的成功,杨树滨感慨中更多的是感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个人努力固然重要,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学校给予我的支持。”
  打开龙山中学的网站,在首页最上端,一行文字十分醒目:“把常规做成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是文化,以创新出思路,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提质量。”李志杰说:“一所学校要发展,创新是不竭的动力源泉,拥有充满活力、合作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着“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效果”的思路,依照“课题最小化,成效最大化”的思想,学校鼓励开展课题研究,同时让学科基地带头人参加“新课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专项培训。培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上学期,龙山中学“一科一品”主题教研活动备受全市教育系统关注。“一科一品”是指每个学科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学科特点、教师特点确定一个或几个教学活动,从活动名称、目的意义、活动设计、预期效果等方面通盘考虑、详尽安排,在教科室的督查和学科组长的协调组织下积极落实。活动充分调动了各个学科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促使每位教师加强对本学科教学的思考和探索,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培养锻造高层次名师,发挥各类名师的引领作用,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发挥骨干教师专业特长为核心,以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开展师生心理教育为重点,以课堂引领、研修指导、技能比赛为手段,以举办名师沙龙、深度案例剖析、开展“一科一品”活动为抓手,为中青年教师学习借鉴、共享资源、合作成长搭建广阔平台。目前龙山中学拥有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10人,泰山名师、泰山教坛英才、泰山教学新星12人,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36人。龙山中学被确定为省教育厅重大研究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的重点基地,承担了子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