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作业的改革点

何广茹
  教师之所以给学生留作业,就是因为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这也是为了有效地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留作业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误认为,给孩子多留点儿作业,就可以让孩子把这门课学好。于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沉重,由此而引发的教学事件也越来越多。最终,“减负”的话题不得不被提上教改日程。
  事实上,不给学生留作业未必会使我们的教学成绩下滑,留再多的作业也未必会使我们的教学成绩上升。一名教学出色的教师不是靠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来提高学生成绩的,他所依托的是有效的教学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当然,笔者并没有否定作业的功能之意,只是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作业的改革点,让学生真正“减负”,也让我们布置的作业不再备受争议。
  为了提高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开始不断地听课、取经。无意间,笔者发现作业还可以这样留:数学教师实行精讲精练,将作业留在课内,可以有效地避免抄作业现象的发生;语文教师采取小组讨论,将作业化成QQ留言,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话题讨论的参与性;英语教师运用口语交际,将作业布置成口头作业,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听说技能;历史教师则借助故事讲述,将作业拓展到浏览网络,等等。
  教师们都在不断地摸索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作业改革之路。作业到底该留多少,该怎么留,都需要教师们进行深度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