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教科研

史延虎
  教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参与教育科研能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做研究型教师,以研究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等口号可以说喊得很响,教师们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很多教师申报了课题,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同时,笔者也发现,很多教师能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进行认真反思。其实,反思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然渠道,是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搞好教科研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反思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反思包含着对“失”的反省,也包含着对“得”的归纳。反思既有利于教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又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习以为常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到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寻求改进工作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一个实践、思考、提高的过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从而进入更优化的工作状态。从教科研的角度讲,教师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使研究课题更有针对性。
  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教师不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很少去反思工作中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总结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为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一定要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这样,对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一定会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得到提高。现在,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然而,有些教师把反思记录当成是额外负担,没有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从而失去了第一手感性材料,也就不可能使研究的课题更有针对性。
  如果教师把反思作为研究方式、科研课题,自觉地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和总结,凤凰彩票久了,就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师们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同时,要做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让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并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等都记下来。这些资料的积累会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丰富的素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反思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教师们进行教科研工作,不妨先从搞好教学反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