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分层督导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获得两年的督导‘免检’资格后,校长和老师们不必再为天天迎接各种督导检查犯愁了,学校也终于有了自主办学的发展空间。”近日,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校长李德乾告诉记者,根据临淄区分层督导及示范学校的创新管理办法,该校被评为“临淄区示范学校”,一改以往每年都要接受各种督导检查为三年接受一次督导检查,免去了许多繁重而不必要的迎评任务。“校长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思想办学了,老师们也可以安心按照教育规律育人了。”李德乾说。
  “‘免检’学校全部是临淄区示范学校,大多数常规的督导检查项目他们平时就做得很好,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再去天天督导检查,反而束缚了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及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临淄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孙英信说。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专项督导和指导,促进规范、快速发展,推动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但是,传统的督导方式往往过分突出对学校的横向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校的正确评价,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孙英信说。
  2011年,临淄区创新教育督导模式,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要素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将全区学校划分为示范学校、薄弱学校和普通学校三个层次,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督导评估和指导,对示范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免检”,对薄弱学校实行蹲点督导,对普通学校实行随访督导、专项督导、综合督导和参与式督导。
  按照传统的督导评估模式,学校要花很多凤凰彩票和精力准备大量的迎评材料,因为一个几十人的督导评估团主要是查阅档案资料,很难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改革后,示范学校每年只需开展一次面向全区的教育教学公开展示,由每一位前来观摩的校长、教师、专家填写听评感受和改进意见,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局不再统一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并按成绩给班级、学校排名,教师能够放开手脚进行教材整合和教学改革,按照学生发展成长的规律进行习惯、素质及能力培养,开展多元评价,给学生布置锻炼身体的家庭作业。“事实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也不耽误教学质量的提升。”李德乾说。
  “‘免检’既给了校长办学自主权,也带来了压力和动力。”临淄区闻韶小学校长邵春新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督导考核,学校的艺术教育只要培养几个尖子,能够在各级竞赛中为学校加分就行了,而不必重视全校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及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免检”后,闻韶小学等都为全校学生开设了电子钢琴课,在“六一”儿童节给每名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提升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养。“事实上,在每年一次的全区公开展示活动中,来自全区的校长、教师和专家重点关注的正是每一名学生的习惯养成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素养,而不是少数的尖子生。”邵春新说。
  稷下小学校长韩相永也表示,原来教育局督导检查什么,学校就重视什么,结果是校长只要抓好眼前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即可,不必操心学校的长远发展,迎接督导评估只需准备好档案材料即可,校长办学“非常轻松”,但很容易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督导改革“免检”后,学校不再被考核评价掣肘,无形中增加了“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压力,校长们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自主发展。“‘免检’后,优秀教师不必再每天为应付督导检查而准备各种档案材料,而是放手整合教材、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自主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稷下小学教师王静说。
  与对示范学校进行“免检”不同,临淄区对连续三年督导成绩落后,工作无起色、无进步的薄弱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蹲点督导。由优秀教育骨干驻校蹲点,为学校把脉会诊,梳理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并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资源共享,捆绑考评。金山镇王寨小学地处偏远,长期受地域、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发展一直“死气沉沉”。“这两年教育局组织骨干力量到我校进行蹲点指导,并组织优秀教师团队深入学校面对面地帮助老师分析教材、指导备课授课,使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发展有了希望。”王寨小学校长孙传奎高兴地说。
  此外,对占“大头”的普通学校,临淄主要进行随访督导、专项督导、综合督导和参与式督导,突出学校工作实绩和师生素质的评估和提升。临淄区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评估方案,进一步促进学校的自主管理与创造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