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坚守是教育的希望

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潘国英
  教师节前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临邑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分成5组,分别走访全县12个乡镇的贫困教师。我们走到教师的家中,深入了解、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聆听他们的心声,送去我们的心意。这些教师长期工作在农村偏远学校,生活条件差,有的自身有病,有的是家人有病,因此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依然工作在教学一线。
  邢侗中学的马朝霞老师,今年54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又得了中风,行动不便。听说我们要去看他,他挪动着虚弱的身体迎到家门外。他看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身体恢复好了,到学校不能做别的,就去做杂务。”他的老伴得了胰腺癌,正在化疗期。她摘下假发套让我们看,头上没有一根头发。她还做出一个幽默的表情,缓解当时的气氛。可以看出我们的到来让他们很高兴。
  临盘盘河小学的王兰萍老师,今年52岁,性格开朗,爱岗敬业,是该镇的优秀教师。生活的不幸接连不断地落到她的身上。1998年,她儿子在高三体检时发现患有脑垂体瘤。从那时起,她边工作边带着儿子看病,就这样度过了8年,直到儿子离开人世。儿子离开带走了她的希望,留下一笔沉重的债务,她坚强地挺过来了。2006年,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向她袭来:她的爱人得了癌症。她奔走在家与学校之间,每天上班前给爱人把需要的物品放到床前,把门锁上才去上班;下班后她一个人伺候爱人,承担所有家务,还有5亩地靠她耕种。她家的生活来源,就靠她的工资和5亩地的收入。家人接连患上大病、重病,让她家欠下了很多债。盘河小学的李传强校长说:“王老师太坚强了,承受这么大的精神负担,工作从来不服输。”她家低矮的土屋还是结婚时盖的,墙体已经倾斜了。王老师却说:“俺家这房子冬暖夏凉。”她的乐观让我由衷地对她产生敬佩之情。
  这次走访活动,所见所闻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更引起我深思的是,这些基层的教师就是教育的脊梁,是教育发展的希望。这些教师尽管所处的环境较差,生活艰苦,自身遇到种种困难,依然在岗位上坚守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像马朝霞、王兰萍这样的教师,在农村偏远的中小学还有很多,他们几十年坚守在学校,支撑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片天空,承担着教育工作的责任。
  这次走访活动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关爱教师,应该从关注每位教师的生存状态开始,从关注农村教师、贫困教师、困难教师的生活保障开始,从关注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开始。要关心每位教师,切实解决每位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发和满足教师的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