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的橡胶轮胎制造基地
发布日期:2013-09-2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486次
本报通讯员 崔恩周 魏绍和
今年7月,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股份公司等单位共建的“绿色轮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这只是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股份公司协同创新成功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中的一个。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科技大学通过与软控股份公司协同创新,打造出了国际一流的橡胶轮胎制造基地。
从一个科技项目合作起步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控”)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获奖科技成果于2000年成立的,现已跃居世界橡胶机械制造行业第二位,公司市值逾200亿元,成为国际一流的橡胶轮胎制造基地。
为什么“软控”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取得了这么突出的业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软控”与青岛科技大学长期坚持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1997年,青岛科技大学研发的“橡胶密炼机上辅机自动配料系统”同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把这一项目产业化,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与“软控”开展了全面合作并取得了成功。
在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青岛科技大学逐步提出了“科研整体进入企业”的口号,不再限于单一项目、单一学科与软控的合作。学校的机电、材料、化工、自动化、经管等所有相关学科,全面与“软控”开展了合作,并签订了校企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为实现学校科研整体进入企业,青岛科技大学拆除了原来与“软控”之间的院墙。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可以自由出入,共同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和学术报告厅。学校与企业成为没有围墙的“一家人”,极大方便了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联合承担研发高新技术课题
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多年来通过紧密合作,相继承担了一批重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2007年,双方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所属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化橡胶轮胎生产专用装备开发”项目,于2011年4月顺利通过验收。在这一项目研发过程中,他们申请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授权48项)和软件著作权47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52篇,起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0项。“数字化橡胶轮胎生产专用装备开发”项目实施后,显著提升了国内轮胎企业数字化生产管理水平和轮胎产品品质,为我国轮胎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0年,双方联合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制造高性能子午胎重大装备关键技术的引进与联合研发”项目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轮胎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近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软控”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软控”与青岛科技大学教师参与研发的“高精度自动物料输送称量配料系统”,荣获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联合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和创新基地
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多年来在联合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软控”2006年上市以后,双方先后共同承建成立了“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在斯洛伐克建立了“软控欧洲研发和技术中心”。这是迄今中国橡胶装备业界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中国橡胶轮胎界在欧洲设立的唯一一家研发中心。
双方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相继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12月,“软控”以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韩方煜主持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技术为支撑,注册成立了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将韩方煜教授多年来领军在“合成橡胶——顺式异戊橡胶”领域的研发前期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目前,该公司在异戊橡胶领域和聚氨酯领域获得10多项发明专利。
——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黄宝琛主持的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奖成果“反式异戊橡胶”项目,双方合作组建成立了第派新材公司,于2011年9月在青岛莱西市李权庄工业园破土兴建世界第一套万吨级反式异物橡胶工业化装置。
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多年来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形成了双赢局面。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