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完成农村校厕“绿色”升级
发布日期:2013-10-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730次
本报讯(记者 姜连国)提到农村学校厕所,人们自然而然想到条件简陋、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等脏乱差现象。而在桓台县,这一现象已难觅踪迹,所有农村学校厕所均完成“水冲式”改造,实现环保安全、清洁卫生、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升级。
记者日前在桓台县马桥镇实验学校发现,宽敞明亮的厕所里自动水冲系统、换气扇、洗手水龙头等设施一应俱全,垃圾箱摆放整齐,蹲位间有隔板,地板砖是防滑的,整洁的墙壁上贴着“做个环境小卫士”等温馨提示语,整个厕所里十分清洁卫生,无蚊蝇,无异味。
“这是我们学校改造后的水冲式环保厕所。两个厕所总投资80余万元,新建面积380余平方米。改造后的厕所,清洁卫生,可有效防止寄生虫病传染,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还为农民种田提供了肥料。”马桥实验学校校长于文冰指着焕然一新的学校厕所告诉记者。
桓台县教体局局长付光辉介绍,马桥镇实验学校是该县最后一个完成改造的农村校厕项目。全县共有农村学校厕所43处。为了让农村孩子用上卫生整洁的厕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该县自2010年起实施农村校厕改造工程,按照卫生、安全、环保、无害化的原则,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对农村学校厕所进行规范改造。经过3年的努力,截止到目前,全县43个农村学校校厕已全部完成“水冲式”改造,实现“绿色”升级,彻底了解决了农村学校厕所卫生条件差、师生如厕难的问题。
在校厕“水冲式”改造过程中,该县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专人负责、及时跟进的原则,按照工程进度和施工技术相关要求,严格进行监督,确保质量和安全。在布局规划上,将学校独立厕所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方位,避开教室和主要活动场所,并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同时,在厕所内或前室设置洗手设施,既保证卫生,又保证方便。在厕所结构设计上,秉承科学合理、安全环保的原则,所有校厕附近均建成地下封闭式化粪池,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把化粪池管道直接与附近农田相连,实现废物排放后的灌溉上肥。有的学校还修建了专用管道回收沼气作为燃料,实现高效多能、经济环保。
该县各学校还将厕所建设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加强文明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点垃圾”等温馨提示语,在各学校厕所里随处可见。不少厕所洗手区里贴着春夏季饮食安全、秋季防腹泻、如厕卫生等小常识,让学生们轻松掌握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用上既干净又亮堂的环保卫生厕所了。”在采访中,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看到学校新改造后的厕所后十分高兴,纷纷称赞。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