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内涵发展的策略

张有东
  如何做好县域内的幼儿教育,造福一方百姓,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推动县域幼儿教育内涵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全力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例如,临邑县虽然对幼儿教育工作每年都有投入,但与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幼儿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区幼儿入园难、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的状况仍然存在。自2011年开始,临邑县不断加强城区幼儿园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一所容纳1000名幼儿入园的大型现代化幼儿园;加强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采取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独立办园,配备大型玩具和教具;加强农村学区附设幼儿园、合并校舍幼儿园和社区幼儿园建设。对农村学区附设园,要求独立成园,鼓励乡镇把闲置校舍改办成幼儿园;对城区和农村新建社区,要求建设、国土等部门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每5000人口的新建住宅区规划建设一所规模为6个班以上的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是补充幼儿园教师,提高幼教队伍整体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教育品质和人才质量,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能为幼儿教育内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临邑县采取了如下的做法:每年都招聘公办幼儿教师;从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师中选配一批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小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调整到幼教工作岗位上;开展幼教业务培训,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幼儿园教学优质课观摩、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邀请上级托幼机构领导或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授课;组织丰富的业务活动,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凸显特色课程,提升教育内涵。农村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极开发和利用它,能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临邑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文化资源,着力指导幼儿园开发和利用特色课程资源,探索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之路。例如,一位教师根据课程方案内容和秋季的特点,开展了“我家丰收了”专题活动,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家乡的农作物,帮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种类,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是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提高保教水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内涵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因此,丰富幼儿在园生活,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提高县域幼儿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临邑县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在幼儿园区角创设评比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空间,积极收集材料,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半成品、废旧物品自制玩具、教具,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临邑县教育局)